公园由三岭湾猕猴观赏园、弘福寺、麒麟洞、动物园、黔灵湖、风雨桥等景区及盘山步道组成。建有旱地雪撬、观光索道以及海洋馆等先进的游乐设施及科普中心。
猕猴观赏园,驯化散养野生猕猴约七百余只,游客在此可充分领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情趣。区内现存蒋介石接见张学良将军旧址。
麒麟洞,有五百多年(可考)历史,因洞内钟乳石酷似麒麟而得名。早在明嘉黔灵公园
靖九年(公园1530年),洞前就建有白衣庵。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1949年2月至8月,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曾先后被囚禁于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动物园,圈养着各种珍禽异兽。
黔灵湖,黛锁翠围、波光粼粼,如明珠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湖畔“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圣泉百盈,天下闻名。游湖观景,山抱水回,委婉秀逸,廊桥水榭,绿杨碧柳,更具黔中景致。
风雨桥景区,自然风光,小桥流水,山径垂柳,溪水绕山石、穿林木花丛而出,形成一个水的世界。风雨桥临风面水,一览两湖景色。
盘山步道,13公里石阶将公园象王岭、白象山、黔灵山、檀山、大罗岭、关刀岩、马鞍山等群山峻岭相贯通。畅游其间,一览 奇峰秀水、怪石苍藤以及清、民国崖刻、碑记、古亭、战壕等。
七星潭
源于檀山泉,泉水从麒麟洞涌出至公园正大门,形成七个潭,取北斗七星作潭名,依次为:摇光潭、开阳潭、玉衡潭、天权潭、天玑潭、天璇潭、天枢潭。潭边杨柳井、白象泉清冽甘甜;潭上杨柳笼烟,拱桥雕栏;潭中莲花盛开,游鱼嬉戏。赤松和尚曾咏诗赞道:“那是檀山幽涧水,和烟和月到前溪”。
2003年,政府投资对七星潭景观进行改造和开发,在保护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对七星潭驳岸、水景、植被和林相进行改造,增加道路、广场和休息设施的建设,突出开放性、亲和性、观赏性。形成七星潭景区翠嶂清溪、山泉叠瀑、怪石嶙峋、林木葱茏、山花点点、鸟鸣深谷、猿啼幽涧、石壁岩貌、黔灵公园
四季有景的山水画卷。
三岭湾猕猴观赏园
黔灵公园野生猕猴观赏园是公园三岭湾景区的一部分,原为中西式建筑,包括会议室、招待所等,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九八五年,政府投资对此处进行了整修,只保留了原会议室,并配以富有中国园林特色的长廊及江南亭榭,以供游人欣赏及休息。一九九一年,公园在该景区建成全国仅有的城市公园野生猕猴观赏园。
一九四六年四月九日,蒋介石父子在此会晤囚禁于贵州桐梓县小西湖的张学良将军,并留宿一夜。
解放后,此处一度作为贵阳市人民政府的临时办公场所。一九五七年黔灵公园建园,该地即划归公园管理。建成猕猴观赏园后,经过十余载的不懈努力,科研工作获得了成功,四百余只野生猕猴在长廊水榭里与游客嬉戏(现已增长至三千余只),寻觅喂食,悠悠自得。令人神往的天然情趣,仿佛把人带回大自然,已形成不可多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景观。在此可以享受到人猴同乐的妙趣,令人流连忘返。
在我国,四川峨眉山等一些风景区有猕猴可以亲密接触。但在市区能看到敞养猕猴的,仅有黔灵山一处。黔灵山猴也因此名气很大,被称为“灵猴”,成了到贵州、贵阳必看的旅游项目之一。贵阳市黔灵山公园面积约4.26平方公里,有白象山、檀山、大罗岭等6座主要山峰,园内设有一个占地46亩的动物园。这些“山大王”们的来历,和动物园有莫大的关联。据黔灵山公园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动物园笼舍中的几只猴子趁饲养员打扫卫生时开溜;此外,贵州省防疫站也有几只用做实验的猴子跑掉,到了黔灵山上“落草”。1980年时,猕猴的数量大概在30只左右,很怕人,不敢下山。
贵阳园林部门决定把这些猴子引下山来,吸引游客。通过喂食的办法成功诱导,猴子逐渐不再见到人就跑。猕猴成为公园内的一大特色,深得游客喜爱,为游客增添了许多惊奇和快乐。此后,通过有规律地喂食,改善了生活条件的猴群逐年壮大。到1996年,黔灵山猴的族群发展到了200只。到2010年,这一数量增加到了500只以上,最大的猴群猕猴数量超过200只。
麒麟洞
麒麟洞原名唐山洞,因洞内有钟乳石,酷似麒麟,故又称麒麟洞。洞穴宽敞,可容百人。明嘉靖九年洞前曾建一庙宇,称为白衣庵。当年镇守贵州的太监杨金曾为此洞写景有云:“白云深处一唐川,枕石烟萝洞口莲”,“千重岚气千峰翠,万颗垂珠万象悬”足见此洞明代就已为游人所重。
白衣庵迭经废坏,现已改筑精舍,面山临涧。洞口石壁,藤葛缭绕,有似织帘;阶前双桂,临秋扬芳,小院精雅,饶有幽趣。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和1949年2月至8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先后被蒋介石关押于此。民族英雄,贯彻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物的决定,1985年这里设立了张、杨二将军文物陈列室,恢复了他们当年在此的卧室,内陈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物资,并简要地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和两位名将被关押的情况。1982年2月23日,麒麟洞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列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动物园景区
坐落在群山峻岭之中的公园动物园,位于杖钵锋山坳台地上,是一繁育、研究野生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园地,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7.55公顷,地势较为平坦,从大门向后呈台地形上升。依山顺谷修建各种笼舍和饲养场,建有黑叶猴馆、熊猫标本陈列室、狮虎馆、熊池、鹿园等,笼舍面积3300平方米。现展出动物50余种,展示有各种珍稀动物5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孔雀、驼鸟、鸸鹋、大天鹅、羚牛等,有贵州特有的名贵动物华南虎、黑叶猴、长尾雉、红腹锦鸡、白鹇等。园内外翠岭环抱,鸟语花香,虎啸猿啼。已成为广大游客及青少年观赏娱乐,科普宣传,进行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
在饲养和繁殖野生动物方面。动物园成功的繁殖了51头华南虎,支援了国内13个城市动物园,并曾出口到苏丹、朝鲜等地。对黑叶猴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繁殖三岭湾猕猴观赏园
习性科研课题达到了国内研究的先进水平。现展出各种珍禽异兽50余种,一百多(头)只。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十多种,二类保护动物四十多(头)只,其中黑叶猴、华南虎、非洲狮等为珍稀动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