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雄关

家乡区县: 天津市蓟县

黄崖关长城游览区包括“黄崖夕照”、“二龙戏珠”和“云海烟波”三大奇观,具有雄、险、秀、古四大特色。修复后的黄崖
关长城恢复了她的古朴雄姿,在此基础上还建设了一批文化景观。以“八卦街”的中央提督公署为基础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长城博物馆,在街内还新建了颇具规模的黄崖关长城碑林,包括百将、百家碑林,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和篆刻碑林,以及百松园和竹刻名联堂等景点,在太平寨长城内侧广场的石台上还树起了戚继光石雕像,在黄崖关口东侧的八仙湖上还建起了八仙湖水上游乐场。

泃河是黄崖关长城至关重要的隘口。东西两岸城墙象一把巨大铁钳,将泃河拦腰锁住。耸立东岸山峦的是太平寨,有如一道高大森严的屏障,飞鸟飞过也要煽起翅膀。这是关西城墙,状似轧刀,狠狠切断从王峁山顶直到西岸岸边的人马必经之地。

主要景点有:黄崖正关亦称小雁门关。建于明代,是长城沿线著名关隘,也是蓟县境内唯一的关城。东接寡妇楼,西至王帽顶山,墙体长2152米。包括瓮城关城的城墙,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以及角楼、门洞、水门、水关、牌坊、八卦街、陷马坑、提调公署和城外的凤凰楼。讵河之上,还有水关相连,呈五孔桥式,上有垛口、射孔,下有铁栅栏,水能流而人马不能越。水关西侧的黄崖正关,上面建有关楼“北极阁”,俗称关帝庙。

旅游指南 折叠

交通:在天津市区东北角长途汽车站乘去兴隆方向的汽车,途中在蓟县下车即可。

历史文化 折叠

戚继光和修筑长城 明代隆庆年间,主持重修蓟县长城的是戚继光。在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东起山海关[图库],西至镇边(今北京市昌平县西)的1000多公里防线,都由他管辖,他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

戚继光是山东东年县人,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00年)秋天,他赴北京参加武状元会试,恰逢北方鞑靼族首领俺签汗率领军队从古北口攻入密云、顺义、通州等地,进逼北京。明政府调集大同等地镇10多万边兵前来保卫北京,应试的武举也参加了防御,戚继光被任命为总旗牌,督防九门,开始崭露头角。从公元1553年至1567年,戚继光赴闽、浙,抗倭14年,多次立下战功,威镇海疆。

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在新任蓟辽保定总督谭纶的竭力推荐下,明政府下令任命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戚继光一上任,就和谭纶一起上疏朝政建议重修长城。朝廷采纳了戚继光的建议。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戚继光调配士卒,开始了艰巨的筑台,修墙工程。黄崖关长城也在这一修筑工程之中。从公元1569年到1571年,整整用了3年时间,蓟州镇守范围内的长城修筑工程全部完工,在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的1000多公里防线上,矗立起1017座雄伟的敌台,随着地势,敌台高低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

戚继光在每座台上,配备了固定的台军。他著有《哨守条约》,令各台官兵传习。随时提防边警。同时,他还规定了传烽办法:有敌台的地方,以敌台充当烽火台,没有敌台的地方以墩台充当,如有敌情,昼举烟,夜放火,同时鸣炮。为了便于守台士兵的记忆,还把各种敌情信号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士兵牢记心中。一旦发现敌情,三个时辰之内,就可以传遍整个蓟州防线。戚继光镇守边塞16年,敌人异常畏惧,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独乐晨光折叠编辑本段
概述 折叠

清晨,彩霞映射的光芒照耀在独乐寺中,条条斑澜的光柱从观音头顶抛下,与阁内长明的烛火之光耀映闪烁,为大佛、古阁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其愈发神韵生动,引人遐想。由此,独乐寺便产生了意境深远的名字--“独乐晨光”。

以“三最”而著称的独乐寺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高层楼阁式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彩塑艺术精华的生动体现。1961年,驰名中外的独乐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据说安禄山叛唐,就是在此处誓师,他喜独乐,故以“独乐”二字名寺。 该寺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1]。

地理位置 折叠

独乐寺坐落在蓟县城内西街,坐北朝南,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整组建筑布局得当,主体突出、巍峨雄壮,庄严瑰丽。

紫星(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