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中华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省樟树市,这里依山傍水、山川秀丽,有着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著名的阁皂山被唐高宗御赐敕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而水质清澈、奔腾不息的赣江则孕育了以“稻文化”为核心的神秘的赣鄱文明。
佳酿祭祖,四特得名
炎黄时代,图腾文化十分浓厚,是一个部落或者酋邦的标志。《述异记》云:"蚩尤氏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髻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因为自己的先祖和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苗吴人便以牛为图腾,不敢忘祖。
在夏王朝存在的时候,吴人先祖时刻保守"仪狄献酒"的秘密,从此贵族不再造酒,造酒只在民间进行。后夏为商灭,压抑多年的三苗吴王要立即祭祖,告慰告慰先祖蚩尤、民族英雄仪狄和世代保守秘密的先王神灵,夏朝已经灭亡。当时的吴王下令所有吴城民间的酿酒师傅,一定要酿造出上等美酒祭祖,但是上等的好酒哪里来啊!
此时的吴王想起了老吴王临终前的遗言,夏灭可掘先祖封存遗迹。吴王于是在这个遗迹上得到了吴部落贵族先祖的"酿酒图谱"。吴王令酿酒师傅依据"酿酒图谱"的古法取阁皂山的九龙泉水和当地的优质稻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方才酿出了一斝[jia]甘醇美酒。
然后吴王携吴民杀四特(特:健壮的公牛)敬美酒祭祀先祖神灵,祈祷先祖保佑吴人崛起。时有酿酒官询问酒为何名?吴王答曰:此酒和四特同等珍贵,即名"四特"。四特酒因此得名。
时至今日,在樟树市还有一尊酒价值四头牛的民间传说,或许这个传说正是源自吴王"四特酒贵"的文化符号;同时,在四特酒的故乡樟树市还流传着有关"酿酒秘笈"的传说。说是先祖积德遇仙,得到为玉帝酿酒的酿酒秘笈。或许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民间传说正是吴部落酿酒祭祖悲壮故事的神话延续。
早在5000年前,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酿酒的历史。樟树市内筑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吴城遗址(殷商时代)精美的青铜器,至今还默默地印证着远古时期这里酒文明的辉煌。今天的四特酒就是伴随着商的青铜文明而得名“四特”的。
清代光绪年间,樟树满洲街一家名叫“娄源隆”的酒店,在继承本地传统小曲酿造蒸馏白酒工艺的基础上,取众家之长,经多年实践,酿造出了酒色清亮,香醇可口的优质白酒,勾兑出售后,大受欢迎。为了仿止假冒,娄源酒店在装酒的酒缸和酒坛上贴上四个“特”字,作为标志,以便与其他酒店的酒相区别,表示特别优质,“四特”名称由此产生。
具有“亮似钻石透如晶,芬芳扑鼻迷逗人,柔和醇甘无杂味,滋身清神类灵芝”四大特色,并因此而得名“四特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