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万人坟

家乡区县: 贵州省清镇市

新店镇茶店村地处于鸭池河河谷地带,河谷深切,地势险要,街道、村庄和耕地全都位于陡峭的坡地上。而传闻中的茶店万人坟,就位于此,民间传说是吴王(吴三桂)剿水西时候埋的阵亡将士。
茶店是明威清卫下辖的赫声千户所,凭借险要的地势筑城扼守。据当地村民介绍,从茶店街的西出口下去50米就是万人坟的所在地。在约3亩的地里,中间有一块突兀的岩石,这就是万人坟的石碑。石碑实际上是在一块天然兀出的岩石,上段横刻“忠灵侠骨”四个字,中间竖刻几排小字,在风化严重的碑文中依稀辨认出“崇祯贰年拾壹月xx立”的字样,其他文字有“楚伤xxx勒”,已经看不清了。通过碑刻落款时间“崇祯贰年(1629年)”,大致可以判断万人坟埋葬的应该是1622年-–1629年明朝平定贵州水西“安氏之乱”战争中战死的将士。

综合相关史料,在“安氏之乱”事件中,始作俑者安邦彦是水西土司贵州宣慰使安位的叔父。当时,安位年幼,水西土司的统治实权由安邦彦独揽。安邦彦见明王朝衰败腐朽,便想彻底摆脱明王朝的统治。明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安邦彦挟持安位兴兵反明,自称罗甸王。当地的四十八支地方武装极其他头目安邦俊、陈其愚等群起响应,乌撒(威宁)土目安效良也率部加入了安邦彦的反明大军。安邦彦旋即率大军围攻毕节,并首战告捷,士气高涨。占领毕节后,安邦彦指挥水西大军,先后攻占了安顺、平坝,之后又派遣部将王伦挥师瓮安,偷袭了偏桥(施秉),并招纳了红边(现属贵阳市乌当区)土司宋万化。宋万化率领九支少数民族义军,配合王伦攻克了龙里。安邦彦则亲率水西大军数万人,直逼贵阳。
从六广渡过鸭池河后,安邦彦于天启二年二月攻占了威清卫(清镇),紧接着率军围攻贵阳。贵阳城中彻底断粮,甚至出现食人肉现象,将士无力作战,贵阳危在旦夕。十一月,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从湖南沅州率兵进驻平越(福泉),为了尽快解除贵阳之危,派遣裨将商士杰率兵9000人,分别控制了新添(贵定)和威清卫(清镇),然后分兵三路向贵阳进发。王三善则亲自率2万大军由中路挺进贵阳,十二月初一到新添,初六抵达贵阳次南门外,并在泽溪大败水西军,安邦彦带兵向六广撤退。长达十个月之久的贵阳之围解除。
天启二年十二月,王三善以2万人破了水西的10万大军后,产生了轻敌思想。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王三善命令总兵官刘超渡过六广河,向大定(大方)进军,攻打安位住地。同时,又命令总兵官张彦方从鸭池河渡河,直捣安邦彦老巢。开始的时候,明朝政府军连战皆捷,王三善将士被接二连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而连连战败的安邦彦不但没有气馁,反而用计引诱明朝政府军不断深入,以拉长明朝政府军的粮草供应线,然后率数万大军突然反击,给明朝政府军以重创。战败了的明朝政府军刘超率部争渡水流湍急的鸭池河时,淹死了数千人,死亡的将官就有36名。安邦彦乘胜追击,攻打驻守鸭池河的张彦方部。此时,龙里、青岩等地,均被安邦彦占领。
安邦彦以宋万化、吴楚汉(均为土司头目)为左右翼,再次亲自率水西军进攻贵阳。王三善急忙派遣祁继祖夺取龙里,参将王建中攻克了青岩,紧接着,又在八姑荡打败了吴楚汉,并紧追不舍,直到鸭池河边。这时,急于渡河逃命的吴楚汉军被淹死不计其数。王三善用计活捉了宋万化。安邦彦见势不妙,于是,就退守到鸭池河西岸。此时,苗族土目又相继投靠了明军,王三善发给黄旗,命令高挂在沿岸各寨中。安邦彦隔河看见了,不敢进犯,只有在鸭池河、六广河沿岸深挖堑壕,增兵防守。
天启三年(1623年)闰十月,王三善率明朝政府军6万人,渡过鸭池河,攻打安邦彦的叛军,占领了大定(大方)。占领大定后一段时间,王三善部队粮饷匮乏,总督杨述中又不支援,形势危急。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王三善被迫退军。安邦彦跟踪追击,明军且战且退。王三善率大军退到内庄(黔西华口山)时,进入了安邦彦军的伏击圈。在激烈的战斗中,王三善被安邦彦杀死。明朝政府立即命令蔡复一为贵州巡抚。不久,蔡复一又代杨述中为总督,命傅宗龙为巡按兼贵州监军。在内庄,安邦彦获胜后,休整了几个月,又率水西大军围攻普定,被蔡复一击败。安邦彦率败军渡过鸭池河向西溃逃。当时安邦彦躲在织金的深山密林之中,蔡复一率明军围山搜索,始终都没有发现其行踪,考虑到粮饷后援不济,明军无奈向贵阳方向撤兵。总兵官鲁钦率部在六广渡鸭池河时,遭到安邦彦军队从后面袭击,明军在鸭池河边又战死了数千人。

鑫商(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