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伊甸园——通湖草原
通湖,顾名思义是湖水相连的意思。东距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200公里,南离宁夏中卫市城区26公里,西望甘肃河西走廊,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旅游胜地——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沙坡头与其一沙相连,直线穿越8.3公里便可到达。是阿拉善左旗的一个半荒漠湿地草原,四周环山,最值得称谓的是,它位于腾格里大沙漠最高峰的吊坡梁下,像无数个沙丘酝酿出的一颗翡翠,镶嵌在沙海中。
沙海相依的包兰、宝中两条铁路线像沙姑娘的两条黑发大辫子甩开而去,交织在车站内的几十条铁轨和电气合一的电网像蛛丝盘结在一起,其气势恢弘,与遥远的通湖草原呼应,一静一动,使人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遐想……人站在高处,才能放眼看得更远。号称欧亚大陆桥的新桥头堡——迎水桥就是一个大世界。这里有古丝绸之路的履痕,有驼盐古道,有明长城狼烟四起的遗迹,有人与自然抗衡的防护林体系,有网住沙丘的草方格,有万里黄河直指平原的奔流,有沃野葱茏的锦绣平川,还有那说不尽道不完的古老传说……站在桥头堡眺望,给人一种通往直前的感觉。据说有两个喇嘛在距此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用铜壶取水,一不小心铜壶掉到了水里,几日后,有一个牧民妇人在这里发现铜壶,方知两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取名“通湖”。通湖草原旅游区位于宁夏和内蒙交界处的腾格里大沙漠腹地,这里群沙怀抱,沙峰林立、起伏错落、一望无垠,金灿灿、亮闪闪,如大海波涛从四周漫卷而来,却突然如着了魔法一般被茵茵绿草、汪汪湖泊锁定,形成了方圆近百里的沙漠湿地草原。在茫茫无涯的翰海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况且这里还是古丝绸之路北路要塞,古商道、古盐道、大盛魁古驼道……;还有古长城、古战场、古买卖城遗址,流传千古的故事和传说以及世世代代在马背上繁衍生长、与草原休戚与共的沙漠牧民,通湖草原旅游区汇集了沙漠、盐湖、湿地草原、沙泉、绿洲、牧村、岩画等多种自然人文景观,被中外游人喻为沙漠中的“伊甸园”。
通湖草原旅游区主要由浩瀚的腾格里沙漠、绿草茵茵的草原,形形色色的湖泊和拔起于大漠与草原间的骆驼山等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组成。在大自然的造化下,他们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组合,魅力多姿,美奂美伦。沙丘像海潮一浪接一浪扑面而来,路边的紫穗槐、沙枣树像迎亲的队伍,排成两行频频致意。盛开的沙枣花如挂在新娘脖颈上的金项链一串一串的,散发出扑鼻的香味。车越过沙海最高峰的吊坡梁,通湖草原便进入视野。在低洼的湿地湖边,大片的沙枣林出现了,莽莽苍苍的沙枣树分布在马莲湖四周,挡住了沙龙的威逼。在沙枣林的呵护下,蓝莹莹的马莲花绽放得像染了色的彩云,苦豆子花开得黄橙橙的分外娇艳,胡杨、沙拐枣、琐阳,还有叫不出名的一些沙生植物,像泼了油彩一样鲜亮……
挺立在荒漠中的沙枣树,高处的被沙丘所包围,只剩下了树的半身和上身,凹处的被风蚀得连根都翘了起来,有的斜爬在沙丘上,有的躯干枯死了又从根部发出了新枝,也有的被狂风连根拔起残死在沙丘上,但它们的枝身都硬得像钢筋铁骨,倒下了,依然是一身的骨气。目睹这一场景,心里不由地激起一种对沙枣树的敬意。如果没有了这些沙枣树,牧村、羊群还会生存吗?马儿还能在草原上奔跑?通湖草原是阿左旗的一颗翡翠,也是宁蒙交界的前哨地区。在艰难岁月中,两地来往只有靠驼队或是人长途跋涉,才得以越过这片沙海。尽管路途艰险,但还是阻隔不了邻里往来、联姻成亲、商贸交易,割不断的情缘,把两地的人民连结在一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发展民族工业,振兴地方经济,宁夏首开先河,建成了闫迎公路。这条公路的建成更促进了两地的交往,由联姻商贸到观光旅游,工农业互为促进,趟开了宁蒙人发展经济、共同繁荣的路子。这条宁夏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横穿沙漠的惟一的柏油路,是世界沙漠通公路的典范,也是继包兰铁路越过腾格里大沙漠的又一壮举。这是奇迹,是创造者为民族的强盛而奉献出的一颗智慧的果实。
通湖草原是大自然造就的一块风水宝地。腾格里大沙漠环湖而绕,风积龙状和格状月形沙丘链锁起这个湖,由于沙丘深部有大气凝结的水,沙层下的基地随岩含水不同,在此形成了湖泊,有盐湖、硭硝湖和淡水湖。由于地势低洼,地下水在此排泄汇聚,多处形成湖泊。湖泊的西北侧有湿地草原,牧民在这里可以放牧;北部格状圆球型的沙包一座连一座,沙包又像一个个绿色的降落伞,飞落沙海,如果是盛夏或是初秋,野枸杞、苦豆子开的花,结的果又像是一个个花篮,五颜六色,绘出一幅盛景图来……湖的东北方向有盐水湖,而湖的中间凹地却有硭硝湖,因此应验了随岩含水的不同,这是通湖草原的神秘所在。有了绝好的自然景观和称得上世界奇迹的柏油公路和铁路,通湖草原自然而然地就升了级。乡政府、精盐厂、度假村、化工厂、加油站相继落成,南来北往、山南河北的游人慕名而来,通湖草原沸腾了……
沿途的景观叫人目不暇接,走进马莲湖,穿过沙枣林,由黄河、绿树、红蓝白花烘托的淡蓝色湖面,清澈见底,微风吹来,湖面上泛起一道道沙籽状的细波,叫人心神荡漾……
由湖道指开的新道,虽高低不平,但无须狂巅乱腾,叫你一步一步稳进;如果是朝湖边的老路而行,黄沙铺路,又如坐在席梦思床垫上,颠而不硬,一上一下有一种叫人说不出的快感。
由湖道向西北往上而行,一片犹如绿色的绒毯由山边铺叠而来,这是一块肥美的草原,洁白的羊群犹如一片片白云在飘动,一群群马儿在悠闲地觅食,撒着欢儿的小马驹总是不离开妈妈,像顽童连蹦带跳蹶几下屁股又腼腆下来,趁大马不注意的时候,咬几口大马,大马偶尔也回头反咬一下,小马驹又撒着欢儿“蹦迪”去了。
晚霞染红了天际,喷出的霞光像泼了墨的彩云,一朵朵绽放开来,映照在沙丘上,像镀上了一层金箔。草原在晚霞中更显得俊美、辽阔,湿地的露水随着温差渐渐湿了草尖,平静的湖面像镀了一层银,亮光亮光的;湖边的沙枣树、花草倒映在湖水中,又神奇地出现一幅水晶画,这画里还有天空中斜射来的红日,扑面而照的云彩,堆积湖区产出的灰褐色盐块,一切的一切都尽在湖中,描绘着通湖草原之美。
通湖草原的夜晚很美,很深情,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仙般的境地,使人忘掉了烦恼,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少了一些世俗和偏见。夜色降临,大漠突然显得空旷起来,一切都变得虚幻、渺茫起来,仿佛又换了一个世界,寂静得使人感到孤独,如果不是朋友相聚,凄凉的感觉会使人丢魂落魄……
“朋友,今天喝个够……”哥、姐们完全沉浸在这个快乐的世界里……夜色漆黑的晚上,大漠营地,远处闪烁的霓虹灯组成一个意象形的驼队出现在半空,几十座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在室内外灯光的照耀下,像几十个月亮跌落在神秘的草原上。干柴架起的篝火,随着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冉冉升起。火光映红了静的夜空,一眨眼繁星全部集合在银河系上,皓月当空,一上一下,真正使人感觉到了天上人间的滋味。
通湖草原旅游区地处蒙宁边界,是蒙古牧民区。因此,这里的食、宿、娱、游无不体现出浓厚的蒙族风情。从客人踏入旅游区的那一刻开始,就会被热情奔放的敬哈达和“下马酒”等独特的接待形式撩拨得激情升腾、身心愉悦。及至打坐在宽敞明亮舒适、配备有现代化空调、卫生间和纯毛地毯的蒙古包里,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画像下,大块吃手抓肉、大碗喝白酒,那份找回自我、感觉良好的豪气油然而生。在悠扬的古老的马头琴和现代流行乐器电子琴和谐交织的蒙古民族乐曲中,美丽洒脱的草原姑娘和英俊剽悍的牧民小伙子那高亢嘹亮,荡气回肠的歌声会使您情绪高涨到极致。在旅游项目的设置上,通湖旅游区根据大漠草原的资源特色,开发了草原跑马、骑骆驼、沙漠探险、围场射猎、徒步穿越、晨观日出、暮赏日落、卡丁车越野等情趣各异、开心刺激的特色旅游项目。尤其是他们独辟蹊径、开发了乘“沙漠猎豹”沙海冲浪的探险项目。乘坐在经过改造的大马力越野车上,在高如山丘的沙海浪谷里起伏穿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那份惊险、那份刺激、那份潇洒、那份豪迈,使参与该项目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既提心吊胆紧张害怕,又豪气横生过瘾开怀。下榻在民族特色浓郁的蒙古包旅游接待中心、陶醉在飘香的奶茶、豪迈的酒歌、熊熊的篝火、悠远的马头琴中。入夜,在沙坡上席地而卧,大漠为床,苍天为帐,观看满天繁星,接受清风洗礼。这般自然的情景,贴心适意的餐饮、住宿、游娱服务,决非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奇异的西部景观,多彩的沙漠旅程,来此一游定使您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通湖草原旅游区依托宁夏中卫沙坡头旅游资源,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蒙古风情旅游。这里汇集了沙漠、盐湖、湿地草原、沙泉、绿洲、牧村、岩画等多种自然人文景观,被中外游人喻为沙漠中的“伊甸园”。
到通湖,您可晨观沙海日出,暮赏大漠孤烟,寻一份与世隔绝的情怀;或骑驼策马或驱沙漠车、牵引伞、漫游在金沙、银湖、绿洲、蓝天、白云之间,流连忘返于牧村、敖包、沙漠人家、驼盐古道……;下榻在民族特色浓郁的蒙古包旅游接待中心、陶醉在飘香的奶茶、豪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