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之美食篇

家乡区县: 东莞市

烧鹅濑粉-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东莞最出名的烧鹅濑非厚街莫属。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要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鲜美的汤中浸上了烧鹅的香味,相辅相佐,美味诱人。

道滘肉丸粥-道滘肉丸粥在岭南粥品中独树一帜,独占熬头。肉丸选用新鲜上肉,切碎后用钢条敲打直至成为肉酱,这样使肉丸有韧性,入口香脆,弹性特强,佐肉不夺肉香,丸香不腻,齿颊留香,肉味长存,令人垂涎欲滴。

龙舟饼-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糖不甩-东坑“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口感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道滘裹蒸粽-道滘裹蒸粽选用上等咸蛋黄、汀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裹粽的技术要求较高,要把粽子包得密不透风,水浸不入,粽子做好后放入滚水中煮几个小时,掌握好火候,出炉时裹蒸粽香味芬芳,食用时加细砂白糖,增���食欲,味道更佳。

三禾宴-“三禾宴”原指的是禾虫、禾花雀、禾花鲤,营养丰富,口味极佳,其中的禾花雀现已禁止捕食,但三禾之名还是保留下来。东莞道滘水乡是品尝禾虫、禾花鲤的好去处。

白沙油鸭-白沙油鸭又称:白沙腊鸭。东莞特产三件宝之一(白沙油鸭、腊肠、石龙糖柚皮);烹制之后的鸭子外皮油白,鸭肉鲜美、滑嫩,十分爽口。

腊肠-腊肠又称:腊风肠、枣肠。东莞特产三件宝之一;腊肠外皮薄,而且粗壮,色泽暗红,肉味浓郁,甚为鲜美,可贮藏时间较长。
传说故事:相传,宋末元兵大举南侵,王氏村民上山逃避兵乱。为了解决食物充饥,他们就制出了一种方便食物:把大米和切碎的猪肉加盐水拌匀,灌进猪肠内,用细绳束成一节节,蒸熟后,带入山中食用。由于这种方法做出的腊肠味道鲜美,而且可储藏的时间较长,所以被广大村民所效仿。最终他们躲过元兵的杀戮,而这种食品也就流传了下来。这就是厚街腊肠的雏形。

塘厦碌鹅-塘厦碌鹅是不折不扣的东莞山乡菜。实际“碌”是煮的意思。塘厦碌鹅是具有客家风味的东莞菜。肉嫩而骨髓带血,非常新鲜美味。塘厦碌鹅的做法比较特别,不同于传统粤菜的做法,所以味道跟普通烧鹅完全不同,口味偏重,有点像北方的做法,但骨髓带血又是粤菜的特点,吃起来非常爽。

冼沙鱼丸-冼沙鱼丸是地道的东莞水乡菜。鱼丸是东莞的传统美食,尤其以高埗镇冼沙村的鱼丸最为出名,也就是洗沙鱼丸。洗沙鱼丸所取的鱼必须是新鲜的鲮鱼,而且鱼塘中不能养鸭鹅,以保持的鱼肉味道的纯净。而且洗沙鱼丸在东莞的各种美食中,可谓最费时费力的菜之一。

中堂鱼包-鱼包,顾名思义,由鱼肉做成的表皮包住馅料而成。槎滘鱼包为水乡中堂著名的传统美食,距今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最早由增城新塘沙村一食家创制。中堂鱼包造型奇美、皮薄馅靓、爽滑鲜嫩、口感极佳的槎滘鱼包。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uoYuHua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89162994.html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aw327008895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590769700/home

LuoYuHua(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

话家乡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