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水乡—小洲村

家乡区县: 广州市海珠区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小洲村南临珠江南河道,隔江与番禺相望,东临牌坊河,峙对官洲岛和仑头,西北与土华村相接。小洲村是珠江几千年来冲积形成的,面积达6013.8亩,境内河涌长达10公里。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果树成片,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万亩,素有广州“南肺”之称。
      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岭南水乡最后的小桥流水人家,走进小洲村,就好像走进了一座民俗博物馆。 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浓荫蔽日,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阡陌交错间随便跨过的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

风景

      如今的小洲村,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淹没,传统的东西仍然得到传承。走在村落里,河涌蜿蜒交错、造型各异的小桥枕溪流之上,庄重的祠堂规整有序,古老的宫庙朴实淡雅,传统的民居参差错落,在绿树婆娑的掩映下,象一幅画有小溪、绿树、灰垣、素瓦等具有岭南水乡特点的水墨画。先辈们为小洲村创造了适合人类居住、生活、劳作的理想家园。昔日的瀛洲八景中的“西溪垂钓”、“古渡归帆”和“翰桥夜月”的景色都是与村中的传统建筑有着直接的关系。
      除了古道古桥,小洲最让人瞩目的是它的古建筑蚝壳屋。小洲的蚝壳屋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曾经多达百余间,如今大部分已被拆毁,仅剩下3间,主要因为屋主举家外迁等原因才得以保留。小洲的祖辈村民们因地取材,从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蚝壳,建造房子。据说,用这种方式构建的屋子,冬暖夏凉,而且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岭南的气候。
      公园旁边有座已经荒废了的祠堂,祠堂的广场全部用条形青石板铺就,一踏上麻石时,脚步声由地面往下传送,回音沉闷悠长,让人从心里油然生出虔诚来;祠堂里高高的柱梁,给人造成无形的心理暗示,不能不以一种朝圣的心情面对里面的事物;祠堂的石板缝里长满杂草,里面没有任何摆设,正堂牌匾上的雕花素雅自然,墙壁间仿佛写满了光阴的故事;祠堂高翘的屋檐,依稀可见当年雄伟俊俏的风采。这一切都引发着我们对先民们生活的想象,他们在重大的节日里聚集在祠堂中,或祭祀神明祖先,或商议村中事务。
      小洲村河道环绕,巷巷相连,古木郁郁葱葱,河中停泊着小木船,河水经年累月拍打着古码头。只是在这代表岭南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青砖青瓦的淡雅画卷里,却跳跃着众多新式艳丽的现代楼房。

建设

     2009年8月12日,《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在广州市规委会会议上获全票通过,这个被誉为“岭南水乡,瀛洲古寨”的村落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根据规划,“街—河—街”、“街—河—屋”、“屋—河—屋”三种小洲村的临水空间特色街道将被重点保护,而简氏大宗祠、天后宫和玉虚宫三处建筑也将作重点的测绘及保护复原设计。
重点保护临水特色街道
     按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为5.1公顷,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9.2公顷,环境协调区面积为15.9公顷。而建筑高度的控制是该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区域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层数不得高于两层,总建筑高度不得高于7米;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的建筑层数不得高于3层,总建筑高度不得高于9米;环境协调区则根据具体情况建筑物的建筑高度维持在9—18米之间。
      根据规划,重点保护的小洲村街巷为“街—河—街”、“屋—河—屋”三种临水空间特色的街道,其中包括拱北大街、登瀛大街、登瀛外街、细桥大街、新路大街等。
针对小洲村自身丰富的水网格局,规划也着重提出了要保护西江涌水系及沿岸的原生水网形态,保护河涌与两岸的自然生态格局,以此形成合围的环状、通畅水网,保持保护区内河涌的水位。
重修古建筑
      在历史文物和建筑的保护方面,规划选取简氏大宗祠、天后宫和玉虚宫三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进行原状修复。规划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采用修缮的方式,而对历史建筑则采用维修、改善,保持原真性,力求保存和恢复其原有形制、结构特点、构造材料特色和制作工艺水平。并要求充分利用旧材料,做到不改变文物原状。
对于一般建(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规划则提出了三种方式:保留、整修和拆除,这使得保护区内的部分民宅和危旧建筑都面临拆迁。据了解,规划实施后小洲村将有468户搬迁户。按照小洲村户均居住面积为210平方米估算,需要新建安置住宅面积为约10万平方米。按照规划,将在现小洲村旧村的南部和北部整理出3处居住用地,用作村民安置。
增设停车场引进电瓶车
      发展小洲村的旅游业也是规划的重点之一。为了应对持续增长的旅客人数,规划提出恢复古码头,增设停车场及码头,引进游船、电瓶车等环保交通工具。根据道路交通的相关规划,小洲村将取消横穿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十字形”15米规划路,在保护区外围新规划一条宽15米的东西向道路疏解交通,满足消防要求。另外,还将向北调整东华大道村北路段的线形以保护古码头对面的果林,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外围环境;村西沿河涌和果树保护区边线规划20米路,将作为村镇建设区域果树保护区的界线。

邬拉圭喝粥打黄飞鸿(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