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地貌(一)地貌类型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井陉县

井陉县座落在太行山地中,境内山峦起伏,丘陵迤逦,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山地丘陵除一些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外,大部在400---800米间,部分为200—400米,主要为丘陵低山,中山面积不广。河谷、盆地地势不高,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平原均分布在河谷和盆地之中,当地称为“川地”。

井陉县的中、低山集中分布在西部和东南部,据五万分之一地形图,其中注记出1,000米以上的山峰达28座,未注记的尚不包括在内。如就成因和形态划分,有以下各地貌类型。

1、中山地貌

中山地貌以石灰岩中山和石英砂岩中山为主,它们多分布在县境的东南部和西部。石灰岩中山多见于县境西部甘陶河以西及小作河上游一带,所在地区接近太行山背斜的轴部,地势较高,大部海拔500—700米,部分在1,000米左右,不少山峰超过千米,最高多在1,200米以上,如固兰西南的窑窑尖,达1,233米。组成这带山地的岩石要为为寒武纪和奥陶纪灰岩,以后者为主,局部有甘陶河群变质岩和震旦纪(上元古代)长城群岩石。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和物理崩解及流水作用,山势比较陡峻,峡谷、冲沟每每可见,如测鱼等处还发育有比较宽的河谷阶地。

石英砂岩中山主要颁布在县境东南部甘陶河以东。组成山地岩石主要是震旦纪石英岩、砂岩、石英岩状砂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这个岩系和寒武纪岩层呈整合接触。岩层厚度较大,倾角不大,构造方面局部有错动,所以岩层显得破碎。由于单斜构造发达,所以多单面山是这里地貌的特点之一。石英砂岩刚性大,节理发育,加以岩层多断裂,在流水作用下,加速了岩石的剥蚀作用,使地貌形态比较复杂多样。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大部分海拔400—700米,700—1,000米的地方也有一定比例,局部地方可达1,200米以上,超过1,000米的高峰较多,如玉笔堖、大寨、杀虎尖、金牛寨、杜家寨、倒马红堖、诸山寨等均属之。玉笔堖海拔1,273.3米,是井陉县的最高山峰。胡家滩附近的苍岩山不仅是井陉县的著名风景区,也是太行山的旅游胜地,自古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之说。

2、低山地貌

本县低山地貌比较发育,岩性多样,以石灰岩、花岗岩、变质岩等低山为主。

石灰岩低山分布面积较广,绵河两岸和小作河中、上游均有发育。这些低山在形态上有的成单面山;有的成山顶比较平坦的阶梯状;有的溶蚀成喀斯物地貌。

花岗岩低山分布在东南和北部,如东庄沟、白城沟两侧及南寺掌崔家峪水库坝南北等地,山形多呈浑圆状,并和花岗岩丘陵相同分布。

变质岩低山分布在金良河等河流的中、上游一带。因岩性不一,地貌形态复杂多样,但以浑圆形居多。山地的坡度多在10—25°之间,局部因河蚀而成陡崖,如金良河上游右崖。

3、丘陵地貌

井陉丘陵地貌比较发育,各地可见。包括石灰岩丘陵、砂页岩丘陵、喷出岩丘陵、花岗岩丘陵、变质岩丘陵和黄土丘陵等。

石灰岩丘陵南自胡家滩,北至县界附近均有分布,尤以冶河两岸最为显著,海拔300—500米,相对高度50—200米,出露的岩层以奥陶纪灰岩为主,其次为寒武纪鲕状灰岩和页岩,所有出露的岩层均受到构造变运动的影响,产生有褶皱。由于长期遭受风剥蚀作用,有些丘陵已是坡缓顶平成浑圆状;有些受构造影响,为单面山;有些已喀斯物化。

砂页岩丘陵分布面不广,见于县境东南部和西北部,期间也混有一些低山。由于岩性松软,易遭侵蚀风化,形态比较破碎,多成岭状分布,只有个别岩性坚硬处,成圆形或梁状山。

喷出岩丘陵所占面积不广,主要由安山岩和玄武岩组成。这类丘陵比较著名的是雪花山(又名护城寨)。雪花山位于井陉旧县城西南绵河右岸,是一座孤立山丘,上覆玄武岩,玄武岩呈北东、西南向的长条带状覆于山顶上,高出河床约120米,面积0.1平方公里,厚度由北东的30米左右向西南变薄为小于10米,微向东倾,倾角小于10°。

花岗岩丘陵和花岗岩低山相间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和南部,北部也有所见。多由花岗岩低山发育演化而成,剥蚀比较强烈,具有坡缓顶圆的形态。

变质岩丘陵多分布在小作河以北,组成岩石复杂,包括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等多种,由于单间长远,岩石风化程度深,相对高度100—200米,坡度小于15°,地势起伏小,外貌多成浑圆形。

黄土丘陵主要分布在井陉盆地一带,大抵可分为波状丘陵、梁状丘陵和峁状丘陵。波状丘陵侵蚀程度轻,介于梁状丘陵与峁状丘陵之间,地面已被沟谷分割,但未达到破碎程度,仍保持较为和缓的坡度;梁状丘陵一般呈长条状,顶部仍保存着比较平坦的地面,是受切割最轻的黄土丘陵;峁状丘陵地面已分割成支离破碎,把原来平坦的黄土地面分割成为圆形或椭圆形,一般坡度为15°--35°,坡面上冲沟甚多,使得地开更为破碎。

4、盆地和谷地

井陉县的盆地和谷地地貌发育,就盆地而言,有的由构造而成,如井陉盆地,有的由侵蚀而成,如测鱼河谷盆地。其中井陉盆地不仅全县闻名,并且是太行山区代表性盆地之一,远近皆知。盆地位于小作河以南,南到狼窝附近的黄土低丘,东抵城山寨一带,西达双髻瑙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长10公里左右,面积为250平方公里,是一断层陷落盆地,初成于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以来仍有下降现象。凤山背斜横穿盆地中间,将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以横涧为中心,南以旧城关为中心。盆地内部海拔200—300米,有黄土分部,其上冲沟纵横,地表崎岖不平。盆地东、西部均被奥陶纪灰岩低山或丘陵包围,本部山势较陡,海拔约700米,东部丘陵形态平缓,海拔约400米。南部为覆有黄土的砂页岩丘陵,北为小作河,这里地势较低,有薄层黄土分布。

井陉县的谷地比较发育,峡谷主要分布在测鱼以南的甘陶河上游,谷壁陡峭,谷地深峻,只测鱼一带形成河谷盆地,是当地的重要农业区。其它如冶河干流和支流也都发育有河谷地貌,如梅庄附近割髭河与甘陶河会流处河谷宽达300米;微新庄至微水间的金良河谷地也比较宽敞,并有数级阶地,微水新市区即位在一级阶地之上;绵河在地都村以下峡谷形势逐渐消失,河谷逐渐宽展,南峪一带谷宽在500米以上,南峪以下除乏驴岭一带为峡谷外,其他一般谷宽200—500米,有些河段发育有二级阶地;冶河干流岩峰以下宽窄谷地相间分布形成串珠式盆地,此种情况一直延续至平山七亩村。其间威州一带河谷宽敞,河漫滩宽阔,已开垦为农田。其它如小寨南、北陉沟、下安头泉沟、良都沟、测鱼障城沟、支沙口沟、上坪沟等等,均有季节性河流流经,河谷两侧均分布有小片平原。

电商—杜娇娇(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