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拥有以铝冶炼、煤炭、建材、陶瓷、纺织、机电、医药、食品等为骨干的 30 多个工业门类。我们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321.98亿元,增长13.8%,增速居全省第二;地财收入24.1亿元,同口径增长21.7%,增速居全省第四,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4495元、8140元,增长11.7%、14.1%,增速居全省第二、五。
名称
储量
备注
煤
30 多亿吨
含煤面积 1298.31 平方公里,现有矿产地 48 处。
陶瓷粘土
79.7 万吨
主要分布在我市印台区的陈炉镇、上店、立地坡等地。
耐火粘土
6000 万吨
紫砂土
16854.5 吨
水泥用灰岩
4.62 亿吨
水泥配料用黄土
9025 万吨
油页岩
4.86 亿吨
电石用灰岩
7355 万吨
品级多属 1 级
制碱用灰岩
847 万吨
铁
27.75 万吨
铝土矿
66.3 万吨
石油和煤气层
300 亿立方米
铝业优势:
铝业是铜川市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年产电解铝25万吨。按照"铝做大、电做强、产业链拉长"的总体思路,并积极发展铝合金、铝型材、铝板箔线、铝基复合材料、碳素产品等关联产业,加快发展航汽铝项目,使铝业成为铜川产值过百亿元最具活力的产业群。
建材优势:
铜川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建材基地,全市石灰石探明储量4.62亿吨。CaO含量可达50%以上,为优质水泥用石灰石。矿产一般在当地最底侵蚀基准面以上,阶层厚度达282—376米,易于开采;水泥用粘土探明储量9025万吨,保有储量8813万吨。声威、秦岭水泥是国家重点扶持水泥企业,2013年全市水泥产能达2000万吨。今后,我们将控制普通水泥规模,加快国家水泥检测中心建设,发展特种水泥、道路水泥以及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促进产业升级。
煤炭优势:
煤炭业是铜川的传统产业。铜川市煤炭资源丰富,境内含煤面积约1102.8km2,辖铜川和焦坪两个自然矿区。铜川矿区含煤面积768.8km2,主要开采渭北石炭~二叠纪的5#和10#煤层。煤层倾角5~25o,煤层厚度1.2~3.5m。煤炭发热量4600~5200大卡/千克,含硫2~3%,灰分30%左右,属中~高变质的贫、瘦煤。焦坪矿区含煤面积334.0km2,主要开采黄陇侏罗纪的4#-2煤层。煤层倾角5~20o,煤层厚度10m左右。煤炭发热量5200~5600大卡/千克,含硫小于1%,灰分10~16%,属低变质的长焰煤。目前,全市共生产原煤1800万吨,创历史新高。已探明保有原煤储量30亿吨。目前,我们除做好原有煤矿的扩面增产工作外,积极勘探具有建设百万吨以上矿井能力的新煤田。通过技改产能达到2000万吨。
陶瓷优势:
铜川制瓷历史悠久。全市陶瓷粘土、紫砂土储量丰富,日用瓷、建筑用瓷、工业用瓷生产规模居西北五省之最。从已探明的局部储量看,耐火粘土储量居全省第一,陶瓷粘土储量居全省第三位。据地矿部门踏勘,仅印台陈炉地区陶土6000万吨,紫砂土16854万吨,全市资源储量达3亿吨以上,而且品位高、杂质少、工业利用率高。我们的重点是发展建筑瓷、电瓷,使陶瓷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产能达到500万平方米,电瓷生产全国领先。
陶瓷工业发展目标
目标时间
2006年
2010年
2020年
工业总产值(万元)
12000
40000
100000
出口总值(万元)
1000
5000
21000
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日用瓷(万件)
2000
4000
8000
旅游瓷(万件)
500
1400
6000
工业电瓷(吨)
3800
8000
20000
墙地砖(万m2)
400
1000
3000
耐火材料(吨)
20000
36000
50000
特种陶瓷(吨)
1500
8000
注:2006年—2010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
2010年—2020年年均增长10%左右
食品医疗优势:
食品、医药工业是铜川市的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行业成长性。目前,重点围绕苹果、牛奶、核桃、辣椒等做好果酒、果片、果汁、核桃油、辣椒酱、苦荞挂面等具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无污染的天然食品和绿色保健食品。同时,围绕"药王"孙思邈,突出天然药物的种植与深加工,把铜川建成集药王山揽胜、中药材种植、现代医药制造于一体的"药王"医药城。
旅游优势:
铜川市文物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全市现有文物点6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18处,市级14处;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主要有玉华宫、药王山、耀州窑、香山和孟姜女传说系列;还有反映革命传统文化的照金革命根据地和“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郭秀明的故乡惠家沟等。
铜川曾哺育了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唐代大书法学柳公权、唐代著名史学家令狐德芬、宋代著名山水画家范宽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实践者郭秀明等;同时名主贤相、高僧大德、文人骚客、陶工巧匠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积淀。这些都是铜川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铜川现有博物馆5个,国内旅行社6家,三星级旅游饭店5家;二星级旅游饭店6家,旅游汽车公司1家,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21家,旅游从业单位60多个,同时开发了“西安←→铜川”的铜川一日游、铜川二日游(游药王山、参观耀窑博物馆、参与陶艺制作、东方陶瓷古镇陈炉风情游);玉华宫冰雪一日游、二日游(让游客体验新鲜、刺激的滑雪、溜冰乐趣);蒸气机车怀旧一日游;“三个代表”学习参观一日游等旅游专线。
特色优势:
铜川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水、气、土等匹配良好,全市海拨在900-1200米之间,土地面积达2335平方公里,其中塬地面积近1100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层一般在80-100米,年平均气温8-12.3℃,年降水600毫米以上,年日照2345-2412小时,无霜期200-228天,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经专家考察论证,认为铜川是多种北方果树特别是优质苹果生产的最佳适生区。
我市产的苹果,果型端庄,色泽艳丽,香甜爽脆,风味醇厚,营养丰富,而且无污染,硬度大。极耐贮运,七十年代即被选为国宴用果,并被确定为全国重要的苹果外销基地,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优质苹果产区之一。九十年代以来,我市50多个水果产品荣获国家、省上优质产品奖,其中红富士、红星获国家级金奖。生产的红富士果实固形物含量高达18-20%,元帅系主要品种的固形物含量达14-16%。
另外,铜川周边的白水、蒲城、富平、三原、旬邑、洛川都有较大规模的苹果面积和产量。
随着果品基地规模的形成和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发展起来了一批贮藏、加工、经销等相关产业。目前,全市建成冷库、气调库10余座,加上果农自建的窑窖,贮存能力达5万吨。贮量为0.8万吨的华圣公司气调贮藏库也已建成使用。绿想集团、祥云公司等苹果加工企业,形成了浓缩果汁、苹果脆片、果脯、果醋、果酒等系列化加工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其中干苹果酒、苹果汁远销海外。
目前铜川全市果品贮藏和加工能力均超过20万吨。全市现有苹果种植面积55万亩,年产量30万吨。
铜川是“中国优质甜樱桃之都”称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樱桃试验示范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樱桃教学实习基地”和“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由于铜川地处国家渭北黄土高塬水果最佳优生区,加之栽培品种优新、管理科学规范,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所产樱桃具有果个大、色泽艳、口感好、风味香、成熟早、富营养等优点,集成了国内外樱桃的特点优势。经权威专家集体鉴定,含糖量为20.5%,含铁7.07mg/kg,Vc含量4.42 mg/kg,营养成分均高出其它樱桃产区,是真正营养、优质、安全、放心的绿色果品,通过了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