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题记
在这个历经千年历史的苏城有着许多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美食,有些流传下来了,有些却是没有。今天给大家介绍苏城的一种面点,虽然现在这种面点在苏城已经比不得其他美食有名,但那是因为它稀有,难能可见,做的人又少。不过正是因为它的难能可贵,才让人们愈发爱它,正式介绍此点名为“枫镇大面”。它的来源与做法可谓充满偶然。
要知道苏州人酷爱吃面,不少老苏州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老地方来碗头汤面,宽汤细面,配着浇头,吃完抹抹嘴去上班。苏州人对那一碗面,历来是颇讲究的,在面条的软硬,汤的宽紧,浇头的搭配上,均有独特的配方。据一些老苏州说,枫镇大面在50年代,数观振兴面店最有名。后来,人民路乔司空巷内一家小面店也做出了名。但在70年代,枫镇大面在苏州市场上销声匿迹了。据一些行家说,主要原因是做枫桥大面卫生要求特别高,夏令季节一不小心,食物容易变质,店家不愿担此风险而中断生产供应达20多年之久。也就更加彰显出枫镇大面的难得,更为人们所钟情。
当然说起枫镇大面,就不得不先提有关它的故事啦。相传,乾隆年间,一张姓店主在枫桥集镇上开了一家红汤面馆。一天下午,张店主在去买作料的路上看到一位中年妇女,由于给老父买药的钱被偷,正在伤心,张店主就把身上的钱都给了她。晚上回店后才想起第二天煮面没有作料,郁闷之下边喝酒浇愁边吊高汤烧浇头,昏沉中误将喝剩的残酒倒入锅中。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现未加酱油等调料的白焖肉居然喷香扑鼻,自此开始主营白汤面。有一年,乾隆下江南恰逢夏天,在游完寒山寺后路过枫桥,循香味进店吃面,吃后连连称好,并赐名“枫镇白汤大肉面”,此后300年来,枫镇大面名闻遐迩,为世人熟知。
不过枫镇大面的做法也真的不容易,要知道它可是被誉为被誉为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面。要采用优质五花肉,经过拔毛、清洗等一系列步骤,加作料放到锅中焖4个半钟头才能起锅,面汤采用肉骨、黄鳝骨、虾脑、螺蛳肉等鲜物吊成,具有味道鲜美,焖肉细嫩入口即化等特点,由于调味时不用酱油,汤汁澄清,面软肉酥所以称为白汤大面。
一碗枫镇大面端上桌来,细白的面条捞在青花大碗中,犹如“鲫鱼之背”,绿葱点点,白糟粒粒,加上一块白嫩透明的焖肉,使人顿觉清新。而其中淡淡的酒香,与面香结合得恰到好处,即使在炎夏,食欲亦为之一振。那色、那香、那味在无意中流露出“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枫镇大面的营养也十分丰富,夏日食用能壮筋骨,增体力,汤中富含高蛋白、氨基酸、维生素,但却少有脂肪。夏季湿气重,大部分苏州人为了祛湿,吃面时还要在一旁配点姜丝和醋,使得营养和口味更为均衡。
所以这一碗弥漫着浓浓吴文化气息的枫镇大面,不仅好吃,也极好体现了我们苏州人的美食风貌。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yzbk819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yz819
能力秀:http://www.wm23.cn/dslyz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57954953.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