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康陵
康陵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 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
康陵的明楼型制一如明泰陵,方城比较矮小。明楼由于毁于明末而在清朝重修时又缩小了建制,再加上历年的破坏,已破烂不堪。明楼内圣号碑上书“武宗毅皇帝之陵”,这座圣号碑一有裂痕,还有处已破损碎落。明楼虽然残破,但墙皮脱落后,人们可以欣赏到款式多样、字迹清晰、构图精美的城砖铭文,千姿百态,意趣多变,可以找到多种字体、称谓、地名,最多的达六十一个字,古朴天成。康陵的地上建筑虽多有破坏,但令人欣慰的是,它的地下宝藏--玄宫却没有一座被盗,不是匪徒门没有打算动手,而是康陵陵墓群构造严密、设计合理,虽历经五百年风风雨雨却很少露出地下玄宫的破绽。在解放前,曾有土匪在康陵的宝顶上掘开盗洞,企图盗窃陵内珍宝,恰逢连降几天大雨,盗洞坍塌,将洞内土匪砸死,陵园才免于厄运。康陵的宝城比较低矮,不像长陵那样高大坚固,城砖多有塌落,垛口倾圮。由于宝顶上长满草木,什么远古的痕迹都被掩盖了。康陵虽地处僻远,但由于景色绝佳,在加上古砖铭文,使其更富有历史的沉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