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39年,位于罗田县城凤凰山下,义水之滨,校园环境清静优美,一年四季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罗田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明朝医圣万密斋,京剧创始人余三胜,方志学家王葆心的故乡,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校园面积已达126亩,建筑面积39800平方米;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人,教职工352人,其中在岗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6人,研究生学历6人。 ... (展开)196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及世界各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行各业中的骨干力量。
罗田县第一中学位于罗田县城——凤山镇内,背靠凤山,面朝义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罗田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明朝医圣万密斋,京剧创始人余三胜,方志学家王葆心的故乡,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罗田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39年(民国28年)秋。县长黄增焯兼任校长,县督学胡君仁主持校务,招收录取学生150名。校址在北丰河燕窝垸童氏祠。1943年(民国32年)秋。在河铺双凤坳建立第一分部,江红晖为分部主任,招收学生124人。1944年(民国33年)春,学校附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科,招收学生50人,次年,春秋两季各招三年制简易师范班一班。1945年(民国34年)秋,在石桥铺建立第二分部,江红晖任分部主任,招收一上、二上学生178人。1946年(民国35年)秋第一分部改为县立初级职业中学,由县直接领导。1947年(民国36年)春,本部从北丰燕窝垸迁至县城义川书院(今实验小学)。至1948年(民国37年)秋,本部有10个班学生589人。教职工30人。学校从创立到全国解放,十年中招收学生1650人。毕业学生978人。1949年全国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正式定名为“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