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明清时期秦王秦氏文化探析

家乡区县: 湖北省红安县

在将军县红安,县城附近自古就有“秦半边,耿半撮”之说,表明在红安县城及周边,秦姓和耿姓人数众多,家族庞大。那么,作为占据红安县城周边近半边天的秦氏家族在红安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它对红安的历史文明进程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笔者结合当前红安正在开展的文化旅游年活动,对在红安民间有较强代表性的秦王秦氏族文化进行探析,以期达到以一域观全域,由这一支姓氏的文化特点来窥测到明清时期整个红安、乃至全黄州府的人文风貌、风土人情的目的,推动黄冈及红安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红安秦姓一共分两支,一支为六户秦,一支为秦王秦。共同始祖系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即秦少游,江苏高邮人,远祖居甘肃天水)。秦观的第五代孙,南宋武状元秦通携子秦执中宦游武昌,后徒居麻城九官店(红安建县后,划归红安),秦执中即为红安秦姓一世祖。传至第七代时,一户名叫秦子真的家庭只有两个女儿(唯一儿子戍辽东未归),为了延续香火,秦子真将两个女儿秦淑婉、秦玉安同时嫁于先祖由山西太原迁至江西江州锹溪,又迁至湖北红安杏花乡白果树村的王允福。王允福是唐朝五大贵族之一太原王氏的后人江西儒学提举王鼎一的儿子。史载允福自幼聪明乖巧,为乡人称奇。从此,王允福的后代子随母姓,但使用王氏辈派,与太原王氏联宗联谱、永不联姻,秦王秦由此诞生,王允福为秦王秦一世祖。另外七家秦姓兄弟一共分六支,统称六户秦。因此,六户秦为秦观的嫡系后代。秦王秦则是太原王氏和秦观的第14代孙女的后代,与六户秦是老表关系。因秦王秦的秦氏先祖来自天水,王氏先祖来自太原,因此,秦王秦又称太原天水秦。
今天,红安六户秦的人数大约在3万人以上,秦王秦人数则接近1万人,两支秦姓人数数量大约4万余人,排在王、刘、李、张、陈,胡、阮、吴、周之后,在红安列第10位。秦王秦姓主要聚居地为县境中东部城关、杏花、两道和北部的七里坪镇区、七里坪福德总支、檀树、华河枣林、华河台南等近60个自然湾,县南较少。根据《秦王秦族谱》记载,秦王秦姓宗谱辈派为:一至五世允宗本邦尚,至六世始乱,五房各为一统,自十四世起,开始规范统延辈派号二十世,称为旧派;后又新编派号二十世,称为新派。秦王秦派号编制甚有考究,五字一组,容五行于其间,按“火土金水木”之序循环,意寓五行俱全、繁荣昌盛、循而有序、世代延绵。旧派十四世至三十三世分别为:光载钧涵懋、辉基钜泽乘;熙珍铨汝业、焕起锦添林。新派三十四世至五十三世分别为:勋绪锹溪植、荣封镇渭来;耀先钳治柄、燮理炼鸿材。将祖先的居住地“锹溪”编入辈派,意在昭示秦王秦族人饮水思源,永不忘本。

Sakura94(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