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anqing

家乡区县: 安徽省望江县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别号浮山愚者。今枞阳县浮山镇陆庄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哲学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

方以智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加入复社,有“明季四公子”之称。明亡后为僧,法名弘智、无可、药地、浮庐等,发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的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清康熙十年(1671)三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逝于江西万安惶恐滩。

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学术上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清史稿》本传说:“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他在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如在学术分类上,他把学术分为三类:“考测天地之家,象数、律历、音声、医药之说,皆质之通者也,皆物理也。专言治教,则宰理也。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

方以智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集中体现在著述《物理小识》中。该书内容十分广泛,是一部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它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当时西欧传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其中不少问题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尤其在光学方面成就更为突出。书中关于光学实验的记载,比欧洲要早一个多世纪。

方以智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著作数十种,主要有:《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易解》、《物韵声源》、《医学会通》、《诸子燔》、《几表》、《浮山前后集》、《浮山前后编》、《东西均》等。

凯南(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