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砚山房(邓石如故居)

家乡区县: 安徽省望江县

 铁砚山房(邓石如故居),坐落在安庆怀宁县五横乡白麟坂上邓家大屋西端,距离安庆城约25公里。清乾隆六十年(1795),邓石如新建茅屋数间,并以两湖总督毕沅所赠铁砚而名新居,故得名‘‘铁砚山房"。
故居主体建筑为穿斗式,砖木结构,共四进。第一进为门厅,三开间。邓传密题写“铁砚山房"隶书门额,木刻门联“绿蒲水暖鱼儿戏,红杏花明燕子归"。二、三进均为两层楼阁,面阔五开间,进深两间。第二进正厅名“守艺堂",三开间,两侧梢间为板隔住房。第三进名“燕誉居",明间作通道,两侧次间、梢间均系板隔住房。第四进仓房。主体建筑西侧为斋馆庭院,旧有“求声馆”、“挹翠楼”,斋馆外围为花园。整个建筑占地近1000平方米。  1924年我国杰出的核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石如第六世孙)就诞生 在“守艺堂"西侧的住房里。

  邓石如(1743—1805),清代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大师。原名琰,字石如,为避清仁宗禺页琰的“琰”字讳,即以字为名,表示“人如顽石,一尘不染",又因居于皖公山下,将皖字拆开倒用,号“完白”、“顽伯”。清户部尚书曹文埴推邓氏书法四体为“国朝(指清朝)第一”,康有为称之“以篆名高天
下,为冰翁千年来之集大成者"。创立了邓派篆刻(又称皖派),成为一代印坛巨匠。

  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石如墓 位于安庆怀宁县五横乡虎山村梅冲。其地是自北面金山余脉而延伸形成的平岗,状若大鸟展翅昂首伏地,故名乌鸦伏地。墓前是丘壑环绕的山冲,小溪河蜿蜒横贯中间,梯田层迭’,流水潺潺。无高大的拜台和华表。合葬有潘、沈二夫人。子传密附葬在考妣之墓左。清代名人李兆洛撰有《完白山人暨潘、沈孺人墓志铭》,何绍基书册,曾国藩篆盖。

  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凯南(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