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楼的碑碣经幢

家乡区县: 保定市雄县

 

      水东楼南的的木槛内共有六座碑碣经幢,皆是移入莲池的文物珍品。其间的《田琬德政碑》和《王阳明草书诗碑》都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田碑刻于公元740年(唐·开元廿八年)10月,碑高丈余,额篆文行,碑文廿九行,每行六十余字;是田琬由易州刺史改任安西都护时,易州士
      绅纪念其“德政”而立的,碑由徐安贞撰文,苏灵芝书丹。苏灵芝是武功人,生活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曾任过易州录事。他的书法技艺对当世和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称誉苏为唐代写碑手,他写碑很多,但留传到今天的已为数寥寥。此碑书体健美,笔法潇洒流畅,刚柔相济,是研究中国唐代行书法度的重要“唐碑”之一。
      《王阳明诗碑》锲刻王阳明草书七绝二首,为王氏寓居庐山时所作。1682年保定浙绍会馆修建王阳明祠堂时,其再传弟子魏莲陆将自己珍藏的二诗真迹献出,请人勒石成碑,立于祠堂中。解放后移入莲池加以保护。此碑亦高丈余,碑阳为《天池月下闻雷诗》: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碑阴为《夜宿天池诗》:
野夫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取。
岩傍日晴半溪云,山下雷声一村雨。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其书法艺术也颇具独特风格。此碑字大径尺,笔力雄健苍劲,章法谨严,气度非凡,和诗文交融一体,堪称“艺林双壁”。
田、王二碑后面是明代所刻的《河图碣》和《政训碑》。《河图碣》正面刻河图,背面刻历朝更迭简表。
      《政训碑》是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监察御史徐骧巡按保定时留下的训政诗文,由保定知府和清苑知县会衔刻立于府衙庭院之中的。碑文分政训和民隐两部分。 
    

史地仔之赵艺(2015-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