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炮台位于海口市秀英港区东南侧,海秀大道秀英村,是海南古代宏大的军事设施。炮台北侧原来的海水区域已经被后来的围海造地工程填没。秀英炮台与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广东虎门炮台同为清代晚期闻名遐尔的海岸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
海口古称海口浦,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处海南岛北端,北临琼州海峡,与中国大陆雷州半岛相望。明代,筑城设防,称海口所城;清代,修炮台,置海口水师营,巩固海防设施。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秀英炮台已不对外开放,由政府进行保养与保护。
设“镇东”、“拱北”、“定西”三座大炮台和“振武”、“振威”两座小炮台,自东向西一字排列,长跨240米,五门产自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大炮卧于炮位,炮口朝北面向大海镇守着琼州海峡。
炮台内部采用明台暗室结构,全部用红毛土(洋水泥)与青石筑成。每个炮台均设有指挥室、藏身洞、弹药库、送弹孔,兵房顶部设有空气流通孔,五个炮台巷道相通。凹形掩体内安放着从德国购买的三门24公分口径、两门15公分口径的克虏伯大炮,使用开花铁蛋。
沿着台阶登上炮台路,明台暗室的炮台结构,周围是茂盛的绿树和灌木,有很大的隐蔽作用,使人远远的很难发现大炮。五座依次排开的炮台隐蔽在炮位里,走到跟前才能看清伸出的炮口。大炮都安放在在中轴的炮座上,炮口可以根据需要移动方向,保存最完整的是最后一座振威炮台,那门15厘米口径的大炮炮口向外,似乎严阵以待时刻警惕着来犯之敌。
南部还备有的操练场和营房,由海口水师营镇守要塞,参将陈良杰曾任第一任台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