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逍遥津

家乡区县: 安徽省庐阳区

    逍遥津,又名“窦池”、“斗鸭池”,古为淝水上的津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旧城东北角,与教弩台相邻。三国时期,魏将张辽率八百勇士击破吴国的十万大军,而被载入典籍。逍遥津园址古为淝水上的一处津渡。园名来源《庄子》中的《逍遥游》。是一座约20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合肥十景之一。逍遥津古为淝水上的一个津渡。公园外,有一座飞骑桥,又有西津桥,古时是合肥对外交通要道。逍遥津公园占地31.3公顷,其中水面11.2公顷。公园呈扇形铺开,由水系自然分割为东西两部分。东园水域辽阔,草坪如毡,主要由青少年活动区、文化活动区、动物展区组成。内有儿童乐园、游乐场、草坪广场、逍遥湖、逍遥阁、渡津桥、文化宣传长廊、茶社设施等。

    逍遥津是三国时期古战场,在1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明代官僚窦子偁将逍遥津占为私有,改名 “窦家池”。清代康熙年间,逍遥津被王姓翰林所据,易名“斗鸭池”。光绪年间,易主为龚照瑗、龚心钊私家花园。龚心钊,号豆隐,逍遥津改名 “豆叶池”。以西的季家花园也延揽园中,1953年正式以“逍遥津公园”命名。逍遥津位于素称“三国故地”的合肥,在魏、吴长达30余年的争夺中,遗留下众多与三国有关的故址。有证可考、有史记载的就有三国新城、袁术墓群、筝笛浦、藏舟浦、回龙桥、飞骑桥、斛兵塘,以及古逍遥津与教弩台。上述故地遗址中,由于历史的变迁、战争与自然影响,踪影俱湮,现保存较为完整可寻可见的有逍遥津和明教寺(教弩台)等几处。明教寺坐落于中国安徽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旁,原名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废。公元766—779在废墟中掘得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上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为“明教院”。明代改称“明教寺”。后迭经兴废。

     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乘曹操兴师西征汉中张鲁,合肥空虚之机,亲率10万军队进攻合肥。合肥守将张辽,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履险如夷,毅然率领800名勇士,出战迎击,奋勇杀敌,大破孙权的10万大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故事,战场遗址就在今逍遥津公园一带。并以“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的七言绝句进行了生动的记述。位于合肥市寿春路与环城路交口,为合肥名胜古迹游览区和新“合肥十景”之一。逍遥津公园园内湖面面积多达168亩,约占全园面积的四成。湖面尚有三岛,犹以北岛为最,南岛的面积最小。伴岛而建的是逍遥津标志性建筑——逍遥阁,采用多层重檐的仿古建筑结构,暗古铜色廊柱、灰黑色仿古门窗。二层窗外有横梁式回廊环绕,顶层挑檐下横置匾额上有黑底金字“吴魏遗踪”,而一层进口处的立式牌匾上写着“逍遥阁”。还有园中园、百草园、牡丹园等处可赏花,观赏亭台阁楼。

黑炭头(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