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而又神秘的大湘西,魅力不可抵挡,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的美丽景点
1.里耶古城:
里耶古城是酉水河上的边陲重镇,历史上被称为“楚蜀通津”。“里耶”是土家语,即开垦、耕耘土地之意,是土家族的发祥地。早在距今6000年前,里耶就有人类居住。2002年里耶战国古城的考古发现,被专家称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上最为重要的发现”,被评为“2002年全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
2.惹巴拉:
在土家语中,“捞车惹巴土家风雨桥”意为“捞车河上美丽的土家风雨桥”。它连结捞车河上的捞车、梁家寨、惹巴拉三个土家古村寨,桥为三向构造,呈“丫”字形;上为木质、下为钢筋混泥土,比世界纪录保持者246.7米长的芷江龙津风雨桥还要长41.1米,完整地保留了土家风雨桥的特色和建筑符号。
3.洗车河:
洗车河发源于龙山县境,自北往南,一路接纳了两侧山岭的大小支流,最后由南端的隆头汇入酉水。据说“洗车”源于土家语“草河”的意思,早年因河畔多青草而得此名。洗车河镇就坐落于洗车河与猛西河汇合处,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风雨桥横跨洗车河上,风雨桥长85米,宽4米,桥礅高9米,共两礅三跨。过了风雨桥就是洗车河镇最为热闹的东平街,青石板铺成的街市约一公里,是再典型不过的农村集市。洗车河的兴起始于清雍正年,许多外来人口进入湘西这水道便利的古镇,其中又以江西人居多,占居了洗车河商业的半壁江山。在这龙山腹地唯一的水陆要冲,是当年武陵山区通往长江的黄金水道,山里的特产桐油、五倍子、生漆等顺水而下,经酉水至沅水再入洞庭湖,为洗车河的商家带来了滚滚财富,在清末民初洗车河的商业达到了最旺盛。
4.天王庙:
天王庙也称三侯祠、三王庙,位于城东南观景山麓,游人从东门井沿百级石阶可登山进庙,这是一组工艺精巧的古建筑群,相传是为祭祀“统三十六人,杀苗九千”,替朝廷效忠,残酷镇压苗族兄弟,分别被皇上封侯,最后又被朝庭毒害的宋代杨业第八世孙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三兄弟建的祠庙,天王庙不仅是民族古建筑的典范,而且还是辛亥革命纪念地。1910年至1911年,凤凰苗族爱国人士唐力臣、田应全等在此建立了国民革命新政权--湘西军政府,并在天王庙举行庆祝活动。天王庙内,至今仍保存有辛亥革命起义军信条标语。
5.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这座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口中的“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位于湖南省湘西的西南部,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距离省会长沙430公里,车程5小时,距离最近的城市吉首37公里。 古城建于清康熙时,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闻名于世。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 古城依山傍水,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清朝年间的城楼。北城门下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6.沱江:
沱江是凤凰县境内最大的河流,而对于游客来说,沱江就是凤凰古城城墙边的那段河段。游览沱江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沱江泛舟”(费用已经包含在凤凰古城通票内),从靠近北门的码头上船,顺流而下,一直到东门外虹桥附近,全程约20分钟左右,途中还能听到船工的号子声和民歌对唱。 沱江的水,碧绿而清澈的,两岸是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沱江的南岸是用紫红沙石砌成古城墙,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
7.奇梁洞:
奇梁洞位于凤凰古城以北约5公里处,在当地有“奇梁归来不看洞”的说法,奇梁洞中有山,洞内有楼,洞中还有绝壁、田园、村落等,整个洞长约6公里,洞口巨大,高达约50米,一条清溪穿过溶洞。 奇梁洞中还有“古战场”。相传在南宋末年,不堪重压的苗族人在这里密谋造反,并和朝廷军队发生多次激战。后来由于叛徒告密,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军全体覆灭。如今游客在刚进入洞口不远处,就能看到当年被起义军用巨石砸马的落马河、供人吃饭的古碾房等遗迹。
8..芙蓉镇:
芙蓉镇,原名“王村”,距离永顺县城约50公里,古村镇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取景而出名,此后就改名为“芙蓉镇”。这还是一座“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古镇中心地带建在一片高大的山石上,一条落差几十米的瀑布悬挂在古镇脚下,镇内的土家吊脚楼紧贴着瀑布而建,瀑布水流入酉水河。 芙蓉镇的售票处、入口和出口以及游客服务中心都位于镇子的一头。从入口进入古镇后,沿着古镇内铺满青石板的老街向前步行游览即可。
9.南方长城:
南方长城,又称“苗疆万里墙”,始筑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5年),是明代长城的一部分,大体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全长约190公里。南方长城是明朝统治者为隔离南方少数民族、镇压反抗、以求苗疆稳定而建筑的。沿途建有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台、炮台、碉卡、关门。 如今的南方长城大部分墙体已经被毁,遗迹散布在人烟稀少的湘西山脊上,沿公路的城墙石块不断地被当地人拆去建房、垒坎。
10.吊脚楼:
吊脚楼为土家人居住生活的场所,是湘西、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又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沱江边的土家吊脚楼多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一端是河岸,另一端是清波流转的河面,根根木柱支撑起一排排的吊脚楼,将其稳稳当当地悬于沿河两岸。碧绿的沱江之水顺着古城从窗下缓缓流过,吊脚楼倒映在清流之中,时不时有船篷划过,带起一层层涟漪,水中倒影也跟着朝四周悠悠荡开,别有一番水乡风情。 古色古香的土家吊脚楼如今已是凤凰古城里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无论是伴着清晨的迷雾还是衬着夜幕的灯火,它都引起了无数游客的好奇和驻足,更是摄影师们的快门下最值得收藏的画面。
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去观看的美景,期待大家的到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