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名人:陈映真与汪国真

家乡区县: 厦门市集美区

作家陈映真
陈映真(1937~)是陈永善的笔名,他是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著名作家,台湾省台北县莺歌镇人,他的祖地追根溯源系我区集美镇。明代初期,同安县明盛乡仁德里集美社二房角(今属厦门市集美区集美镇)集美陈氏第八世昭穆“世”字辈陈世元迁到安溪县龙门石盘头定居,成为德乡派陈氏一世祖据。石盘头《陈氏族谱》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石盘头陈氏裔孙陈问津移居台湾。
陈映真生于莺歌镇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他的父亲经过刻苦自修成为知识分子,由农村移居城市。陈映真从小酷爱祖国。他说,他小学时读了一本破旧的小说集,“我于是才知道了中国的贫穷、愚昧、落后,而这个中国就是我的。”(见陈映真《知识人的偏执》)。1958年,他的父亲去世,家道中落,这一悲哀在他易感的青年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这位基督徒说耶稣是一位“面目黧黑的、饱经风霜的、贫苦的、忧愁的、愤怒的、经常和罪人穷人和被凌辱的人们为伍的温柔的耶稣。”
他1957年考入淡江文学院外文系,1959年发表处女作小说《面摊》,1961年大学毕业后,担任《文学季刊》编辑。
他在以许南村笔名发表的《试论陈映真》一文中说:这种由沦落而来的灰暗的记忆,以及因之而来的挫折、败北和困辱的情绪,成了他早期作品中那种苍白惨淡的色调的一个主要根源。
1968年,美国爱荷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邀请陈映真参加写作研究。但是,在他赴美前夕,台湾当局以阅读毛泽东、鲁迅著作,“为共党宣传”的罪名将他逮捕入狱,他先后在土城、屏东、火烧岛的监狱受了8年折磨,1975年才出狱。
身陷囹圄8年之后,陈映真悟出了很多道理。因此,他1976年发表文章批判现代主义,1977年参加维护乡土文学的大论战,于是在台湾当局和官方文人对台湾乡土文学进行大规模围剿时,他被点名攻击,并受到威胁。陈映真没有胆怯畏缩。他发表了《建立民族文学风格》,《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等进步文章,和乡土文学作家及文化界进步人士一起维护了乡土文学,明确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一)反对文学全盘西化的倾向,主张建立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二)文学要关心民众的疾苦和为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斗争;(三)文学要起到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作用,解答历史提出的问题。
这样的主张为当局所不容,于是在1979年12月的高雄事件前夜,他再一次被逮捕。当局虽然对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段,但是他始终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崇高气节。他铿锵地告诉当局:我没有改变信仰,也没有改变世界观,没有任何能构成犯罪的行为。由于国内外舆论强烈抗议,当局又找不到任何可以定罪的证据,因而两天后释放。随后,他着手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
陈映真说:“基本上,陈映真是市镇小知识分子的作家。”他认为,台湾文学的未来属于新一代的台湾乡土作家。
陈映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959年~1961年投稿于《笔汇》的小说,主要是描写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情绪,作品充满忧郁、感伤和苦闷;1961年~1965年投稿于《现代文学》的小说,较多是描写大陆人的生活及其乡愁,并通过描写大陆人和台湾人婚姻家庭上的结合,表现他强烈地希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1975年他出狱以后,作品的感伤已经消失,显现出理智、明快和对现实社会嘲讽的色彩,深度和广度都比前两个时期大大发展。例如1982年发表的代表作中篇小说《云》,通过一个台湾工人组织工会的故事,真实地反映和深刻地揭露台湾工商社会的各种不可解决的矛盾。
三十多年来,他发表许多小说,并以许南村笔名发表许多文艺评论,对现实生活充满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意识、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著作有《将军族》、《夜行货车》和《华盛顿大厦》(其中包括《云》)等小说集。
1990年2月,陈映真偕同太太(福鼎县人)来大陆,先后到北京、福州与有关方面交谈对中国统一的看法,21日回到地处闽南丘陵深处的安溪县龙门石盘头寻根谒祖,实现了他长期的夙愿。当晚,他请宗亲们吃“团圆饭”以后,便匆匆离去。他不忘石盘头和集美两处祖居地。他说,他还要回来。(

青年诗人汪国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诗人汪国真,系我区后溪镇英村人。其父汪振世毕业于厦门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到劳动部和教育部工作;其母李桂英五十年代中期集美中学初中毕业。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
1963年至1971年;注国真就读于北京西城区小学二龙路分校和北京实验中学。小学和初中的少年时代基本上是在史无前例的内乱中度过的。
由于历史原因,汪国真初中毕业后,没有升入高中,而是被分配到北京仪表厂当工人,这在当时算是非常幸运的。他当了七年的铣工。在这段期间,他利用工余时间,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写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与此同时,他还博览了古今中外许多文学名著,这大大提高了他的文学素养,为其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调节业余学习生活,他还自学弹奏手风琴等乐器。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汪国真于1978年考入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他开始学习写诗,写小说,偶尔也在报刊上发表。
汪国真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文艺年鉴编辑工作。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写诗和散文作品,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1984年他的一首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发表于《年轻人》杂志,而后马上被《青年文摘》、《青年博览》转载,他也开始收到读者来信。1985年,在一个烈士遗物的陈列室里,一位在老山前线英勇牺牲的战士的日记本上,以工整稚气的笔迹,抄写着汪国真的《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这首诗,这是对诗歌的作者一种最大的鼓励与奖赏。青年读者的来信表达了他们对汪国真诗歌的喜爱。这使汪国真意识到自己有写诗的潜能,能够写出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所喜爱的诗歌。所以,从1985年起,汪国真才坚定了从事诗歌创作的信心,把业余的主要精力投入了诗歌创作。
有趣的是,汪国真的诗不是由出版社出版后在读者中流传的,而是先在读者中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播,而后被出版社的领导发现,才得以出版的。
学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的妻子是一位中学老师,她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偷偷传抄汪国真的诗,回家后,以诧异的口吻向丈夫提及这件事。出于职业的习惯和对事业的责任感,编辑室主任要求把手抄本拿来看看。看完以后,他找到了汪国真的诗被青年读者喜爱的原因,遂向出版社领导建议,尽快将这本手抄诗集出版。
这便是汪国真处女诗集《年轻的潮》问世的经过。《年轻的潮》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北京王府井书店诗集的进货量一般不超过200本,但汪国真的诗集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一个月多一点就卖了5,000本。王府井书店的经理欣喜地说,“席慕容(台湾女作家)的诗在这里也没有受过如此热烈的欢迎。”
汪国真第二本诗集《年轻的思绪》的出版更加动人。这本诗集的稿子是山东?位喜爱汪国真诗歌的女青年王萍,历经数年,把汪国真在众多报刊上发表的诗一首一首抄下来,荟集而成的。当文化艺术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许廷钧得知此事后,立即建议领导尽快出版这本诗集。于是全社各部门通力合作,《年轻的思绪》在20天中得以出版。印数4万册,不到2个月售罄,又加印2万1千册。
两本诗集在短短5个月时间内多次重印,创下了发行量逾12万册的纪录。
以后,汪国真又陆续向社会推出了他的《年轻的风》(花城出版社)、《汪国真校园诗选》(浙江文艺出版社)和《汪国真爱情诗精选》录音盒带(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等作品集。数月之后,《汪国真??跨世纪的青春》(大连出版社)、《汪国真的诗》(青海人民出版社)、《汪国真的诗与思》(延边大学出版社),《年青的潇洒??与汪国真对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等评论专辑也陆续出版。
汪国真从1979年4月12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上的第一首诗开始,迄今共发表了300多首诗,1991年其诗集发行量超过200万册。他的诗明白晓畅,清丽易懂,具有清新、隽永、真挚、温柔、宁静、恬淡、深沉的诗风和富有哲理的韵味,这种清醇的诗作正好适应了年轻读者借以抒怀、滋润心田的精神需求,双方达到了一种深层次的契合,便悄然而必然地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汪国真热”。
1990年10月中旬至12月,汪国真应邀在北京30余所高等院校举办诗歌讲座。此外,他还在《中国青年》、《辽宁青年》、《女友》、《知音》等杂志上开办“汪国真专栏”,用诗、散文与读者交流。
成名后的汪国真不满足于现状,他在继续写诗和散文的同时,还写了大量的哲思短语、评论,并开始从事歌词创作,与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傅林、徐沛东等在歌曲领域进行合作。目前,已谱出50多首歌,有的已经灌制了磁带,国内一些知名歌星刘欢、韦唯、那英、解晓东、蔡国庆等都演唱过他作词的歌曲。1992年,他又与词作家陈翔宇、张藜,姚明等联手,为盒带《永恒的奥运•五环旗下的心愿》作词,该盒磁带是为声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而作。“汪国真热”将由诗集的流行趋向于“音乐”走俏。海南音像出版社已买下了汪国真诗歌作品的音乐版权,计划在两年内出版五套汪国真诗歌的音乐盒带。为此,出版社将荟萃全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歌星,共同完成制作计划。
有的出版社更是别出心裁,印制了汪国真诗歌的贺年卡、明信片,也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新闻单位对汪国真进行了采访,并将其诗作向海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介绍。从1991年5月开始,台湾数家出版社陆续找汪国真洽谈出书事宜。其作品第一辑在1991年8月底与台湾读者见面。《中国文学》杂志也准备以英、法、德三种文字,向国外读者介绍汪国真及其作品。
“汪国真热”像潮水一样涌动,年轻人喜欢读汪国真的诗,学者们也在讨论“汪国真文化现象”。在这种热潮下,也有一部分人对汪国真的诗持有异议,因此曾一度引起争论,但这并不影响广大青少年对其诗作的喜爱。况且,汪国真的出现,改变了港台的琼瑶、三毛、亦舒、席慕容等人的作品风靡大陆十多年的状况,这也是客观事实。

了解更多集美风土人情,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freezesnow

忘词(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