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癞子锣鼓

家乡区县: 重庆市梁平县

        梁平癞子锣鼓是重庆市梁平县境内流传的一种汉族民间器乐。在梁平,前人有"蜀人朝山,锣鼓喧天"之说。历年来,梁山癞子锣鼓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每逢节日盛会、开业庆典、生日礼仪、婚丧嫁娶等,人们总爱用梁山锣鼓来渲染气氛。一年一度的梁山锣鼓迎春抢彩已成为当地代代相传的民俗习惯。此外,还可根据人们生产劳动、生活的需要,即兴在乡村院坝、田间地头进行演奏娱乐。2006年5月20日,梁平癞子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当地传说,梁山癞子锣鼓起源于唐朝,但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传说一日,梁平癞子锣鼓皇帝无事,找来身边随从打锣,由于缺一人打马锣,得知狱中有一人可用,皇帝就差人到监狱中找来。此人聪明能干、刻苦好学,马锣打得很好,皇帝十分高兴,就把他留在身边的锣鼓班子里,常年习练锣鼓。由于他是狱中犯人,与常人有别,皇帝就给他立了一条规矩:凡打锣时他一人不能坐只能站着打。所以,马锣也叫"站场"。延续至今,凡打马锣者都须站立而不得入座。后人为了表示对皇帝和锣鼓创始人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凡在农家院舍打锣鼓,都必须在正室(俗称堂屋)打,尽管经过数代的传承,这种习惯却始终都不曾改变。

石海明(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