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名人熊雄

家乡区县: 江西省宜丰县

        1907年,入高安中学读书。1911年初,他到省会南昌参加了李烈钧领导的为推翻清朝统治而组织的江西学生军。不久,武昌起义胜利,江西的革命军队乘势占领了南昌,李烈钧被任命为江西都督,学生军改编为学兵团,熊雄成为学兵团的中坚。
         1913年7月,李烈钧通电讨伐袁世凯,在湖口宣布独立。但起义仅一个多月就遭到失败。熊雄跟随李烈钧逃亡到日本,并参加了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从事民主革命活动。
         1916年,熊雄从日本回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国护法战争。1919年,他在友人资助下到法国勤工俭学。这个时期,他有机会更多地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结识进步留学生和华侨工人,思想日趋进步。他在游巴黎铁塔时,吟诗一首:“登高东望一咨嗟,长剑倚天信手拿,北海鲸鲵终就戮,南圻逐鹿竟谁家?!”称赞了铁塔的雄伟,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及抒发了对祖国陷于军闽混战的忧愤心情。                1920年底,熊雄与友人赵世炎、李立三、熊自难、陈公培等人在巴黎组织了劳动学会,其后又以学会为核心扩展为留法勤工俭学会,积极主张留学生组织起来,团结互助,到工厂做工,参加工人运动,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3月转入德国学习,同年6月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23年3月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学习,并到苏联红军中学习军队的政治工作。1925年9月回国,分配到黄埔军官学校任政治大队副队长。10月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任东征军指挥部政治部秘书长,协助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工作。1921年,旅法勤工俭学学生为争取工作、学习、生活等权利,进行了“2月28日请愿活动”。熊雄听到消息立即从当时就读的法国西南部农校赶回巴黎参加。劳动学会的成员集中在熊自难的寓所开会,印发“声明”和“意见书”,斥责驻法使馆勾结法国军警殴打中国留学生,号召大家坚持勤工俭学、坚持抗暴斗争。

         东征胜利后,熊雄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党内任广东区委委员。当时,周恩来已离开黄埔,熊雄实际上代表党主持军校政治部的工作。他根据“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的教育原则,制定政治教育计划,向军校学生灌输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著名的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高语罕、张秋人、韩麟符、于树德、熊锐等均受聘为政治教官。熊雄亲自讲授《军队中政治工作》与《本党宣言训令》两门课。他孜孜不倦地教导青年要分清敌我、热爱工农、团结群众;要做到不贪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抛弃个人功名利禄观念,为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和工农的利益而奋斗牺牲。他建立和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努力办好黄埔军校的窟传阵地——《黄埔日刊》。通过定期举行政治讨论会、政治测验、政治讲演竞赛,组织宣传队、“血花剧社”,参加军民联欢会和民众运动等多种形式对军校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革命思想教育。同时政治部还大量编印校报、期刊及各种宣传品,发至全国各省和海外,广泛传播革命思想。

醉风(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