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与捻军

家乡区县: 邯郸市临漳县

漳河与捻军,潮司治七年正月,捻军北进将渡漳河时,乡人替告日:“当心泥陷溺没.”捻军轻之,及其渡也,果泥陷没约千人.原来渡前二日,漳水暗涨之故.二月,捻军战败回军时,河复盛涨,阻归路,在强渡中,又溺没以千计,遂不复渡而北去.是年春夏多雨,漳河忽分数道,向东北奔注,若驱溺捻军,因而远近传为神异·当地据此呈报,清廷以为神佑,助其统瓶乃命翰林院书写《双源惠泽》匾额,颁于临漳,又蒙奏准,救加昭惠封号,邑令追随清廷,为漳神修庙立碑,四时以飨之,并以每年九月九日兴会半月,五年缮整庙宇一次,使庙貌常新.自古漳为伯爵(河伯),捻军渡河失败之后,加封为“昭惠漳王”,较黄河之神犹显,连升三级。 小说《星星草》是写捻军,其图中亦标有临漳,可见与临漳之关切·史学家范文澜,著有《捻军》一书,书中有引用《临漳县志》之言。捻军渡河之后在章里集外,与乡勇有两次大的接战。 在传说中,捻军渡漳,淹没甚多,及达北岸,又与乡勇接战,愤而屠杀近民。为此杜村起一大会,定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因十月初一为鬼节。 临漳旧称捻军为“小间王造反”。捻军为战略所需,分为东西两路。西捻首领为张宗禹,人陕经晋而转豫北,道经临漳攻向北京。张宗禹武艺高强,机智勇敢,又有谋略。清军兵将,被其杀者甚多,因畏惧他,见其如见间王,故送绰号“小闻王”。

guomin(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