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民间故事7-宋帝昺在大洋的传说

家乡区县: 广东省揭西县

揭西县大洋旅游区内,塘湖钨矿山上,有一块远近闻名的“錾字石”。高为二米余,宽为一米外,公有一面平坦,其余三面生貌歪斜,竖立在路边。平面的上端錾有王字八卦图,图下面錾着几行偏旁半边文字,经鉴定是宋代留下的。

相传南宋末年,(绍兴元年戊寅岁,公元1278年,)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沦陷后,宋帝昺落荒南逃,来到大洋塘湖山,随身携带九驴十八挑金银细软、国宝文书。因元军我追紧,临走前将这批宝物埋藏于大洋山林中。在此石刻碑注明藏处。可惜碑文全是汉语之偏旁半边字,是一篇无人能懂的书。另半边却被带走了。待来日江山收复,带回另半边字对上,再将宝物取回。不久,大宋灭亡,宋帝昺蹈海。这批国宝藏处成了永远的一个谜。也给后来寻宝人带来永远的希望。

有诗曰:片石苍茫吊帝魂,帝子遗踪不可遁。别留此处天文碑,长使时人把宝寻。

会仙处与龙山观音坐莲

当宋帝昺驻跸大洋,在战争风云密布,前有阻堵,后有追兵,风雨飘摇的小朝廷顷刻即崩之际,在此龟、龙石上召开过一次重要的神仙会。大仕观世音、道家葛洪、黄大仙、八仙张果老、曹舅、铁拐李、吕洞滨、韩湘子、兰采和、汉钟离、何仙姑、客家主神三山国王及陈抟先师皆应邀赴会。

宋帝丙自然斋戒沐浴,在行三拜九叩头礼后,就时局、窘境,向诸大神仙作了报告,祈求神明保佑,指点迷津。佛祖观世音大仕首先发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宋今日之败局,是你前辈朝政腐败,善恶不分之报应。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对帝昺甚为怜惜。因而安慰道:世间万物,有盛有衰,有可为也。众神仙皆称喏。唯陈抟先师直言:大宋立韩之先,我曾为其命数卜卦:“一汴、二杭、三闽、四粤、见崖即止。”三百余年,灵验矣。今已步入末途,走近尾声,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哀,此天意难违是也。勉励道:死不足道,但须死得其所。志士之死,化作神仙,可闻达于后世,提升民族之气世节与精神。

会毕,观世音以其无边化法,双手合十端坐于乱石排莲花之上(今龙山观音坐莲)。堵住元之追兵。其他各路神仙,分别护送宋帝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邹凤等官员下山,继续沿大宋命数之路遁去。

数月后,遁至珠江口新会崖山,与元军遭遇。杀得血染江红,浮尸遍海。宋帝昺与将士数万众,全部蹈海,壮烈牺牲,无一投降。在凄厉悲壮声中,大宋王朝降下帷幕。

天地一盘棋与双头龟

会仙会议前,铁拐李与吕洞滨在此下了一盘棋。会议开始了棋未下完,因而留下一盘残局。多少年来吸引了不知多少象棋爱好者、棋师、高手,均未能破释。

会仙会开始了,宋帝昺正在向从神仙汇报当前局势,这只不老实的乌龟起头来偷听会议精神。给门口站岗的宋帝昺卫士长一剑辟下,头被辟成两半,因而成了一只乌龟两个丑陋的头。后人给他名为“双头龟”。

皇姑宫与逍遥湖

逍遥湖边有一间石屋,相传是宋帝昺驻跸大洋时,帝妹住过的地方。后人称此石屋为“皇姑宫”。宋帝昺离大洋时,皇姑病重,留下养病,继续住此石屋。那时,大洋有位英俊青年,凭着一片慈善心肠,攀崖采药为皇姑治病,对皇姑起居饮食,倍加呵护。日日如是,朝夕厮守。直至皇姑康复,再现如花似玉之美貌。

他们俩在山水秀丽、万林森森的群山峻岭中,饿上山崖采野果,渴饮山泉洗烦心。看够雾海千山,丹霞万峰,阅尽鸟语花香,虚幻空蒙……如闲云野鹤,遨游天际,悠然飘逸,矫矫出尘。得至高至尚爱之境界,至纯至洁爱之恋峰。

然,好境未长,在一次恋人上山狩猎时,皇姑在大湖边守候归来,不幸跌进湖中身亡。时年仅十七岁,与恋人仅共度九十九天。年表恋人悲痛,厮守空宫,泪湿衣枕。

然而,时至三更,梦见皇姑身着洁白长裙,自西天飘飘然而至。向恋人报喜曰:玉皇大帝念其皇室之后,心地纯洁善良,准她转世化作逍遥仙了,在西王母门下主管人间婚恋事务。西王母念其尘世未了,准她每夜三更时分,下凡皇姑宫相会,期限百年。

自此,大洋青年厮守皇宫,以薪稼为生。三更时分,天上人间相会,甜甜蜜蜜共眠。一直活到须长过膝,无病而终,享年百二八岁。

有诗为证:有情无情此恨长,青年皇姑两茫茫。可歌天地金石恋,情之一字见石墙。

逍遥亭与逍遥湖都是在皇姑溺死湖中,玉皇大帝封她逍遥仙子后,为纪念她升仙而得名。

逍遥湖是一个海拔850米的高山姐妹湖泊。终年保持同一水位,不旱不涝,湖水清澈。青山绿水,红日倒照,相互衬映,形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潮汕文人到此一游,留连忘返,称之为潮汕第一亮湖。

小东东(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