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特别重视小枣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办外的科技工作者也经常光顾乐陵进行科研、指导。1965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乐陵视察,对小枣生产作了重要指示,1990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又专门为乐陵题写了“因地制宜,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词。1995年,乐陵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实施红枣工程,建设百万亩枣林,建成全国最大的小枣商品生产基地”的富民的战略。新发展枣树2000万株,改良劣质枣树580万株,嫁接冬枣128万株,无核小枣200万株,枣树总株数已发展到2500万株,其中结果枣树600万株,年产干枣7.8万吨。全市百万亩宜枣地全部实现了枣粮间作化,主产地之一的朱集镇已辟为全市的最大的“百枣园旅游区”。百万亩枣林,是全国最大的也是全国唯一的千年人工结果森林。已开发的30万亩枣林游览区,郁郁葱葱,100余个村庄点缀期间,乡间小路在枣林中蜿蜒崎岖,别有一番情趣。乐陵金丝小枣“浑身是宝”,枣肉、枣皮、枣核、枣汁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除做食品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乐陵小枣只有20%的用于产品深加工,80%直接销售,可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在科研、加工、营销等方面,还远远没有挖掘出小枣的潜在价值,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乐陵市依托朱集、城关、双庙赵等几个老枣区,建成了30万亩的枣园游览区。在游览区内,修建了“乾隆御赐枣王匾”、“子母树”、“百枣园”等15处景点;铺筑了6条共56.8公里的旅游线路;完成了游览区沿线乡镇、村的改貌建设,有力地优化了旅游环境。
夏秋之际,片片枣树映日红,历代名人雅士多有赞誉。古人云“六月鲜荷连水碧,千家小枣射云红”,又曰“天地蔼华金丝果,古今名士品其高”,近人又有“枣海”之称,恰如其分地刻画了万亩枣林的自然风光之美和乐陵小枣的独特品质。置身枣林,如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万亩枣林有李先念题词碑、百枣园、母子树、结义园、枣林幽径及枣林观光塔、国家“金丝小枣之乡”纪念园等十几处主要景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