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民俗(2)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宜兴市

九、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插苍蒲、艾叶,堂中挂钟馗像,以镇妖除害。小孩以五彩线编花网袋挂颈项,内装煮熟的鸡、鸭蛋,眉心画王字,胸挂老虎头、鸡心,着虎头鞋,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 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 美容养颜 家庭家务 加班须知
以驱妖避邪。早上吃粽子,房间里喷雄黄酒,用艾叶熏壁角,祭神,演《白蛇传》,赛龙舟。农村“斋牛栏”“供圈头”,求六畜兴旺。宜兴又传周处斩蛟,其母包粽子给他做干粮,吃粽子一直传至今。 十、六月十九宜兴俗传为观音菩萨成道日,民间蒸馒头互赠,以纪念明末兵备道张一清屯兵法藏寺,为免宜兴屠城,暗透消息,使全城免遭杀戮而自己身亡,其行辕后改为“张公庙”。吃馒头之俗传至今。 十一、七月半宜兴称“中月节”,相传为鬼节。这天家家做羹饭祭祖,焚烧纸钱济孤魂苦鬼。寺庙做忏事,扎彩船,唱戏,奏鼓乐,晚上放河灯,超度溺死小鬼,祈求太平。解放后已停止。 十二、七月三十为地藏王菩萨的生日,相传将放出的小鬼收回地狱。佛寺举行仪式斋僧施食,民间在空地或院内砖隙插地香,纪念地藏王诞辰,祈求死后早日超生。解放后已停止。 十三、八月半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家人与至友亲朋团圆的节日,亲友备礼品贻赠。宜兴有吃糖芋头、糖藕的习俗,中午请女婿、寄儿女吃团圆饭,晚上以月饼、红菱、石榴、柿子、芋艿置场头小桌赏月,沿袭至今。 十四、九月初九重阳节是劳动人民喜庆当年丰收和预祝来年丰收的节日。宜兴有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的习惯,俗传登高避灾,以至开展一些体育运动,沿袭至今。 十五、十月朝(初一)旧有祭祖、上坟的习俗,上坟时备纸衣、扎纸屋,在墓旁烧化,供以糯米敷芝麻的“糍团”为祭品。此俗农村较盛,现除吃“糍团”外,其余活动基本停止。 十六、冬至是做“羹饭”祭祖、敬神的大节。宗祠祭祖后吃“祠堂酒”。解放后一般只吃冬至酒,以庆丰收。 十七、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是佛家最隆重的节日。民间取香谷、芋艿、花生米、豆类、干果、蔬菜等煮粥吃,沿袭至今。

抱抱(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