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制作技艺
属地:大厂回族自治县 级别:省级
大厂回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管辖,与首都北京隔潮白河相望,是全国距离北京最近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室服务的景泰蓝作坊,由于大厂位于京郊腹地,历史上的景泰蓝制作匠人多集中在以大厂地区为中心一带。20世纪初,景泰蓝工艺品在世界博览会多次获奖,从此景泰蓝在国际上声名大振,大厂的老艺人也声名鹊起。景泰蓝在大厂县一度发展较为繁荣,专业作坊达百余家,从业人员两千余人。到解放前夕,景泰蓝行业步入低迷,从业人员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大厂县成立了合作社,招收有文化的艺徒传承景泰蓝技艺,把汪宝成等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珐琅厂,建立了师徒传承关系,使景泰蓝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生产的产品技术水平为“京作”代表。70年代后汪宝成等老艺人去世,其徒李荣魁、黄景仁等为手艺传承者,并培养技师30多名,在工艺上继承传统技法,不断推出经典作品,深受国内外景泰蓝爱好和收藏者的喜爱。
大厂景泰蓝制作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选用优质原材料精工细作,进一步拓展、丰富了内容形式和制作技艺,同时受当地回族文化的影响,在产品种类、器形设计和纹彩图案等方面具有着鲜明的伊斯兰特征。一些产品随着朝觐的穆斯林流入西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景泰蓝用料考究,主要以金、银、铜为主要原料,手工制作工艺精细复杂。包括对原料的选择、造型以及最后的处理加工,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纷繁复杂,仅较大的工序就有设计、制胎、掐丝、烧蓝、磨光、镀金六道,每道大工序下面又分数十道小工序,要几十个人经手才能完成整道工序。
近年来,由于国内、国际传统工艺品市场逐渐萎缩,景泰蓝工艺厂销路受阻,工艺传承面临失传的境地。多家工厂相继倒闭,导致工技人员对传统手工艺失去信心和热情,大厂地区从事此技艺的传人已寥若晨星,景泰蓝工艺面临断代和失传的危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