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历史(二)

家乡区县: 保定市唐县

公元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亦称唐,在今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

春秋时期,属燕地、中山地。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唐尧像

年)置县,因古为唐侯国得名唐县。属冀州剌史部中山国所辖。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国为中山郡,唐县属之。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唐县为和亲县。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唐县,仍属冀州中山国所辖。

魏晋因之。

北齐撤消唐县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唐县,属定州博陵郡。

唐代属河北道定州。

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唐县为中山县。后唐同光初复为唐县。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改唐县为博陵县。后汉初复名唐县。

宋属河北西路中山府。

金属河北西路定州所辖。

元代改属保定路。

明代隶属京师省保定府。

清初仍属保定府所辖。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府级建置,唐县属直隶省范阳观察使所辖。民国三年(1914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辖唐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唐县属晋察冀北岳区五专区所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唐县属五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属察哈尔省易水专区。

2行政区划编辑

区划沿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唐县属保定专区。

1970年属保定地区,

1956年因县城内地域狭窄,将县政府迁至旧城东北600米处今址。

1958年7月,撤消望都县并入唐县,仍称唐县,县城迁至望都城。

1962年复置望都县,唐县人民委员会迁回原址。

1964年后,县政府所属大部机关单位陆续迁出旧城,建成今县城之向阳街、光明路、唐尧路、国防路、农机路等。

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仁厚镇曾改称"东风大队"。

1984年复称唐县城内。其城关改称仁厚镇人民政府,

1990年底,旧城内除城内村民委员会居民处,仅存县水利局、工商局、税务局、乡镇企业局、第一建筑公司、唐县师范学校、县直第一小学和部分家属居民,其他县直机关均迁出旧城于新城区定居。

1994年唐县属保定市至今未变。

辖区

截止2007年,唐县辖7个镇:仁厚镇、王京镇、高昌镇、北罗镇、白合镇、军城镇、川里镇。13个乡:长古城乡、都亭乡、南店头乡、北店头乡、罗庄乡、雹水乡、大洋乡、迷城乡、齐家佐乡、羊角乡、石门乡、黄石口乡、倒马关乡。

石水苗(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