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吗?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舌尖上的上虞。
舌尖上的上虞第一章——崧厦霉千张。
产品简介
霉千张是绍兴市上虞松厦镇的著名特产,制作历史悠久,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上虞地处曹娥江口滨海区,盛产优质黄豆;附近海边产盐,可提供上等盐卤;加之当地独特的制作工艺,故这里的霉千张品质特佳。
产品历史
霉千张,一名霉千层,产于上虞崧厦一带。据传,清代崧厦镇所产之霉千张,被宫廷誉为“奇菜”。当时东海普陀山的普济、法雨、惠济三大寺院,曾专购崧厦霉千张,以敬香客和云游高僧。崧厦霉千张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畅销上海、杭州、宁波、北京乃至香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
产品及工艺特色
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崧厦霉千张的制作工艺流程是:挑选优质黄豆浸胀,用石磨磨成浆汁,再用文火把新鲜豆浆烧熟,用盐卤打花(而不是用石膏),打花后倒在一张事先铺好的土粗布上压干水分,做成薄、匀、燥的“千层衣”,再把“千层衣”叠齐,切成长方形小条,下面垫上干净的籼稻稻草(切不可用粳、糯稻草和塑料薄膜),上面压一块豆板,把它放在较暖的地方,霉化后即可食用。“崧厦” 霉千张经高温灭菌,卫生指标严格按照 GB2712 规定,采用塑料袋真空包装,洁净干燥。零度以上冷藏,保质期 120 天。
由来
说起霉千张的来历,还要上溯到光绪20年的立秋时节。那一年秋老虎来势汹汹,正值崧厦镇的迎神大会,王绍荣制作了大批千张供应寺庙。由于量过多还有剩余,他只好用豆腐布盖住放在一边。第二天,他突然想到千张,连忙掀开布条,却发现千张已泛出黄点,还散发出一股霉味。但弃之可惜,王绍荣把这些千张切成一寸宽、三寸长的方条,并用稻草将之捆扎,送给邻居试吃,结果一试就试出了远近闻名的霉千张。
虽然现在各地都能见到这道美食,但是上虞崧厦的无疑是最正宗的,欢迎大家来品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