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县城南九女冢出土,曾赴奥地利首都参加“维也纳国际博览会”。当时国际上有一些国家断言,我们民族没有建造楼房的历史,说我们楼房建造技术是从西方学来的,这件陶楼的出土和展出,正给他们以有力的回击。
该陶楼为陪葬冥器,高144厘米,面阔43厘米,进深47厘米,系泥质红陶,三层四阿式方形楼阁,通体涂白粉,局部残存绿釉。第一层后为仓楼,楼门前有“八”字形梯道,上立守门俑,下有负袋俑。各层楼檐下均饰云形雀替和变形斗拱。特别是侧檐下,雀替相连,可能是骑马雀替的雏形。二、三层楼均在腰檐上立柱承托平座、平座中放置卧榻。二、三层的四角采用裸体人柱。楼顶正脊中央卧一只口衔彩带的鸟。此楼形体细高,结构精巧,反映了汉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