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7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初夏的晨光带着凉意,火红的朝阳尚未升起,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皇帝率领臣属已经从京城出发上路了。他们途径北京南苑,一路急行,当天即抵达霸州城南。第二天便急不可待地弃路登舟,兴致勃勃地在白洋淀开始了水上围猎活动。这位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清朝康熙皇帝——玄烨。他这次虽然在此只围猎两天,但从此却与白洋淀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或举行水围,或访问民情,或巡视河工,或巡幸回程,康熙先后四十次来这里,其中水围就有二十九次。直道他生命终结前的康熙六十一年,还以六十九岁高龄巡幸畿甸,进行水围。
清代以前,以骑射行围为其特征的满族人民,同时也从事渔猎活动。康熙皇帝继承祖先的传统,不仅经常进行旱围,而且也多次举行水围。直隶水淀分东西两淀,可作围场者多达二十一处,据乾隆《淀神庙碑记》记载:“西淀之大,周三百余里;东淀尤大,周四百里。”由于水淀进在京畿,水面开阔,物产丰富,风光秀丽,正是水围的好去处。
康熙行围,或在京城南苑,因近在郊外,一年四季,随时可以成行;或出围赛外,避暑行猎,均在夏秋之季。水围的举行,则多在春意盎然的二三月间。此时候鸟北返,雁凫成群,碧水溶溶,芳草萋萋,正是水围的黄金季节。出围时,康熙率臣属浩浩荡荡,从京城或南苑一路南下,至雄霸登舟;有时则奔通州张家湾,顺北运河而行,下武清,向西南,直达湖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