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靠近江河的金滩、固洲、枫江、阜田、白沙、水南、文峰等乡村,每到五月初五,乡民意气风发把龙舟抬入水中,进行端午竞渡,场面极其壮观激昂,令人叫绝。
龙舟竞渡在中午举行。龙舟有黄龙舟、红龙舟、乌龙舟、白龙舟等。龙舟大的可容百多人,小的容十多人。龙舟上,一个站头,一个掌艄,两个舞旗(腰旗和尾旗),一个领唱的锣鼓歌乐手。大龙舟四十八对浆片手,小龙舟十几对或几对浆片手。他们包着一色的头帕,穿着一色的坎肩,齐心协力地划动浆片。快而不乱,状如飞梭,令人惊叹。龙舟竞渡的关键时刻,那站头的突然一下倒立船头,宛如一尊傲然挺立的塑像,歌乐手和浆片手为他不屈意志所鼓舞,紧催锣鼓,猛划向前,进逼彼岸,直到锣声“镗镗”报捷,人们绷紧的心弦才松开来。那时候,人欢旗舞,鞭炮齐鸣,把龙舟竞渡推向高潮。
划龙舟有一整套的唱腔,一般为起鼓、桃桡、游江、凭吊、竞渡、回舟等。词曲根据楚国民歌和乡间号子融汇演变而成,有娓娓动听的歌唱,有如泣如诉的低咏,有高亢激越的疾呼,有胜利后的欢颂………声声紧扣人们的心弦。
端午观龙舟竞渡,是水乡人民的一大快事,是乡村一次最大的群众集会。这天早饭后,几乎是家家大小出动,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涌向江边,人山人海,鼓掌喝彩,雀跃欢呼,热闹非凡。
端午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目睹国破家亡,悲痛欲绝,就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投江的消息传出后,当地老百姓马上设法捞救。渔舟顺江而下,争相竞划,最终也没能找到屈原的尸体。从此以后,象征捞救屈原的竞舟活动便流传下来。
吉水的龙舟竞渡,以金滩、文峰、阜田、枫江更为热烈壮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