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四川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四川今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诸省市交界。四川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中部为成都平原,西部为川西高原。四川现辖1座副省级市,17座地级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四川,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省会成都为七大军区之一的——成都军区的所在地。
四川资源丰富,现拥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132种,占全国资源种数的70%,为全国的资源、能源大省,是川气东送的起点。因物产丰富,资源富集而被誉为“天府之国”。
四川经济发展很快,交通干线密集,是“中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文化传统
语言
主词条:四川话
四川话是流行于川渝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渝话(成渝片)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26]
习俗
走人户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 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肉、点心、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 款待。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 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 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27]
拜把子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方。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28]
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28]
学三年跟三年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28]
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川剧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旅游观光
旅游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9家)
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
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中国羌城-老县城地震遗址-“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新县城-吉娜羌寨)
乐山峨眉山旅游景区
乐山乐山大佛风景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特别旅游区(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旅游区)
南充市阆中古城旅游景区
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