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 马
呼伦贝尔蒙古族传统赛马运动一般分速度赛马和颠马,速度赛马主要比速度,颠马为快速行走,要求走得快,走得稳,马不能有跑的动作。两种赛马分别规定路程,先到终点者为优胜。赛前对选拔出的马匹要“吊”一个月,即白天把马高拴在木桩上,下午练跑,使其大量排汗,减少脂肪,而后刷洗干净,夜间加喂青草,使马匹适应长距离奔跑。传统赛马一般进行30至60公里的直线比赛。参赛者为了减轻马的负荷量,一般不备马鞍,不穿靴,不穿长衣,人马披彩挂红,在起点处集合,听令声或看令旗开始。
摔 跤
1949年以前,呼伦贝尔牧区著名摔跤手道尔吉普布、索布带、马斯尔、其木德斯登、根海、照道等人,不仅在草原集会中名列前茅,并多次在与国际比赛中获胜。
1949年后,呼伦贝尔民间摔跤手学练多种摔跤技术,在中国式摔跤、国际自由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和柔道项目中,代表自治区和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取得好成绩。1959年,内蒙组建国际式摔跤队,呼伦贝尔很多优秀选手被吸收入队。1969年后,黑龙江省体委重视呼伦贝尔的摔跤运动,并从1972年开始掀起摔跤运动的热潮。
1981年,内蒙古体委批准呼盟成立摔跤专业队,共20名编制,运动员均系来自牧业四旗未经训练的中学生,后于1984年解散。
1984年,新左旗体委首先举办女子“搏克”业余训练班。从此呼盟各地那达慕大会中进行女子“搏克”比赛。同年8月新右旗首次举办女子“搏克”邀请赛。新左旗运动员斯琴日乐获得第一名,苏尤乐玛获得第三名。
1988年国际少年摔跤比赛在济宁举行,呼盟派1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有16名运动员进入前6名。呼盟业余体校从此增设了国际摔跤训练班。同年,内蒙古体委经批准把“蒙古式摔跤”更名为“搏克”,并纳入国家摔跤比赛项目。全国首届搏克邀请赛于1988年8月在呼和浩特举行,新左旗业余摔跤队代表呼盟参加比赛,团体总分获得第一名,夺得“搏克杯”
射箭
射箭运动是呼伦贝尔少数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是那达慕竞技三项运动之一。公元15世纪以前弓箭是狩猎和作战的武器。火器问世后,弓箭逐渐被火枪代替,射箭作为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群众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保存下来。多年来各族群众发明了多种结构的弓箭。蒙语把弓、箭分别称为“诺木”、“索木”。弓长130-170厘米不等,木制,外用蛇皮或鱼皮缠包,在握柄和系弦处镶兽骨,弓弦是用兽筋或皮条制成。箭是用树条、藤、竹制成,箭镞是用铁等硬质材料制成,箭尾装有两排羽毛,在飞行中使其平衡,拉弓的大拇指上戴有板指。比赛时,靶悬挂在高处,箭射中时圆心自动脱,使观众一目了然。另一种靶是不同射程用的直径80至122厘米的环数靶。现代的钢弓、塑料弓、尼龙弦、金属箭是从1957年各旗那达慕时开始使用的。
古老的射箭项目中骑射、步射即静射两种,现在均采用静射。射箭有两种姿势:一是用传统弓箭,使用“东方蒙古式”姿势;二是用现代弓箭,使用“地中海式”射箭姿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