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瓶颈

家乡区县: 保定市满城县

类似Facebook的社交网站目前大多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只是在这种繁荣发展趋势下依然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阻碍,比如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现实和网络的本质区别等。

首先,不同国家、地域内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很大。马克·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的是将现实的社交活动搬到虚拟的网络上面,然后通过虚拟的网络社区实现现实社会里同样的功能。但是在Facebook推广到中国的时候,其中最初的几点噱头可能根本难以吸引众多的追随者,他们表面保守、相对封闭,很难通过这种网站的交际去结合现实的活动,从而丰富整个社交网络。另外,缺乏共同的现实基础的社会化网络往往最终难以保持群体成员的忠诚度,最终导致用户的严重流失。因此,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是Facebook面对不同国家推广时所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其次,应用的丰富与发展难有壁垒。从Facebook的发展史来看,社交网络的范围及应用都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地被发掘而进行丰富和发展的。当马克在课堂上听到同学们讨论如果知道某个人的情感状态就方便约会的时候,他马上添加了这个功能,但也正应如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就像马克点子抄袭的争议一样,一个公司推出之后马上会有无数的公司快速模仿,导致最终的同质化泛滥,创新价值的丧失。比如Facebook最早引以为豪的Wall、Gift、Pokes、Status、Events,现在在国内的类似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博客、Qqzone等社交网站上已经是最司空见惯的功能了。因此,在技术应用方面,在没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或行业自律性的东西出来,几乎不会出现任何网站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最后,现实与虚拟的差异仍然很大。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互联网上拥有数以百计的好友,在现实里却孤独一人不善言辞,很多人在互联网上一呼百应,而在现实里面却恰恰相反。SNS在现实的人生与电脑背后的人生本质上的差距并没有解决。

陌上(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