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历史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宿豫区

宿遷市位於江蘇北部淮水之陽。
春秋時為鐘吾子國,後宿國遷都于此。
秦置下相等縣。
西元前113年,漢武帝封常山憲王少子劉商為泗水王,王都設于淩縣,轄2.5萬多戶11.9萬人,傳五代六王,歷時132年。
西漢時廢淩縣設下相。歷經東漢、西晉,至東晉安帝義熙元年(西元405年),改下相縣為宿豫縣。
南北朝、隋朝仍為宿豫縣。
唐代宗寶應元年(西元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縣為宿遷縣。境內先後設懷文縣、潼陽縣、桃源縣和臨淮郡。
其後至宋、元、明、清時期各州屢有廢替。
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時期,運河以東為宿豫縣,運河西一度屬泗宿縣,今曉店以北到今徐州新沂市新安鎮為宿北縣。
1945年9月到1946年7月曾設宿遷市,屬泗宿縣。
1946年6月,宿遷縣(包括運東和運西)同宿北縣新沂河以南地區,合為宿遷縣,屬淮陰專區。
1970年屬淮陰地區。
1983年屬淮陰市。
1987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宿遷縣,設立縣級宿遷市。
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宿遷市,設立地級宿遷市,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城區和宿豫縣,市政府所在地為宿城區。
2004年宿豫縣部分鄉鎮劃歸宿城區,並撤縣更名為宿豫區,區政府仍駐順河鎮。

在远方22(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