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土吉水

家乡区县: 江西省吉水县

吉水不仅山川秀丽,资源丰富,而且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革命老根据地。
辛亥革命的爆发,唤醒了吉水民众的反帝反封建意识。1913年,吉水人欧阳武任江西都督,策应李烈钧湖口起义,打响了讨伐袁世凯的第一枪。“五四”运动以后,一批在外地求学的进步青年纷纷回乡传播马列主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刘卓甫、周郁文(化名李文林)、周作仁、龚荣、陈振策、郭梅、杨经芳等到共产党员,先后从外地回乡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组织农民暴动。1926年10月,中共吉水县支部成立。1927年4月,中共吉水区委成立。同年开办党务训练班。接着,农民协会、农民自卫队、妇女协会、共青团支部、临时总工会等组织相继成立。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抗捐抗债,工农运动蓬勃发展,革命风暴席卷城乡。期间,方志敏两次来吉水,指导农民运动,并到党务训练班作报告。1927年秋冬,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一批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转入低潮。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吉水属中央苏区。1928年春,党的特派员曾山同志来吉水负责领导工作。1928年6月,中共吉水县委在醪桥松塘村正式成立,工农革命逐渐从秘密走向公开。土地革命如火如荼,红色根据地迅速扩大。县、乡、村纷纷建立苏维埃政权。1929年至1931年期间,毛泽东同志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在吉水写下了光辉的《东塘调查》、《大桥调查》、《木口调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拿起刀枪,扛起梭标,踊跃参军参战,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数十支游击队、警卫营、鸟枪队等工农地方武装与红军主力并肩作战。赤卫队、少年先锋队源源不断开赴前线。1930年2月26日至2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红四军、红六军,在地方革命武装的积极配合下,在水南火烧桥、富滩的施家边,大湾、匡家一带全歼唐云山一个旅。1931年5月19日,朱德同志指挥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在吉水白沙合掌坑,围歼国民党郭华宗师一个旅。同年10月25日在水南松山村举行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同志的追悼大会,26日公略县苏维埃政府在松山宣告建立。从1930年至1934年,吉水近万名优秀儿女自愿报名参加了工农红军,其中数千人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至今健在的吉水籍老红军有李水清、肖文玖、蔡长风、戴润生,姚国民、宋景华、张文碧、王东保、何运洪、李道之、刘春、刘三源等100多位。1934年10月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苏区人民深受摧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组织继续领导人民坚持斗争。
在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搏斗中,吉水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吉水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烈士就达6100多名,其中巾帼英雄176名。烈士英名,永垂青史!
抗日战争时期,吉水人民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援抗战。吉水籍阵亡将士达105名。1945年5月至8月,几股日军侵占吉水,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县民达502人。吉水人民奋起抗击,击毙日军40多人。
解放战争时期,处在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统治下的吉水人民,坚持地下斗争,打击国民党武装力量。1947年10月,中共闽浙赣区党委江西省工作委员会在八都阳岭设立工作据点,发展党的组织,收集敌情,开展宣传,迎接解放。
1949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县城。接着,吉水获得解放。中共吉水县委、吉水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从此,吉水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夏木叶汐(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