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凯里

家乡区县: 贵州省凯里市

说到凯里的美食,第一反应就是一些列的酸汤特色食物,比如酸汤鱼,酸汤菜,酸汤米豆腐,酸汤猪脚,酸汤粉,酸汤麻辣烫等等,每一样想起来口水都直流;当然,除了酸汤系列美食,还有最爱的市中心中博那家陶老者米花糖,路边的榕江卷粉,香辣可口的凉拌米豆腐或凉拌粉,热乎乎的洋芋粑粑,还有那直逼人心脾的串串香,香喷喷的苕粉等等小吃美食,经济划算,每次回家都会一样一样的把美食好好品尝。

苗家长桌饭

常言说“除油盐无贵味”,历史上,黔东南地区严重缺盐,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可见酸食习俗,实非偶然,它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黔东中地区气候潮湿,多烟瘴,流行腹泻、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还可以帮助消化和止泻。因此,每家每户都少个了几个酸坛子:酸水坛、醋水坛、奄莱坛、腌鱼坛、腌肉坛,还流传着三月腌菜,八月腌鱼、正月腌肉”和“坛不下,莱不烂”等关于酸食的腌制季节和保存方法的俗语。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黔东南苗、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吃酸的独有风格和制作工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酸食文化”,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种工艺。 酸汤鱼、腌鱼、腌肉、酸汤鸡、酸汤猪脚、三合一酸汤、四合一酸汤……有的落户京城,有的飞进国宴,有的漂洋过海,更多的被移植宾馆、酒店,凡是到贵州的中外游客,都点名要吃正宗凯里酸汤鱼。

凯里酸汤鱼

其实除了这些小吃美食,凯里的牛瘪与羊瘪也是黔东南非常奇特的一种食品,不少外地人难以接受,实际是卫生、科学、可口的菜肴。还有家里过年过节的烟熏肉,也就是常言说道的腊肉、腊肠还有血豆腐。还有每逢春节时的必备之菜——冻鱼,鱼不是最香,最香的是那结成块的鱼汤,第二天即冻成一整块,吃时用铲或刀划成小块,味道鲜美可口,当然再洒上一点糊辣面,味道就更加别致了,这可是苗家入冬的时令佳肴。当然,过年还有一道必备菜,苗家鸡稀饭,即使将母鸡砍成大块,净锅加水,放入鸡块、姜块,用大火烧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鸡块捞起另用;在原汤中放进淘洗干净的糯米、大米,用小火熬煮,边煮边用勺不停地搅拌,待米汤汁稠糊时加盐拌匀即成,味型是有点咸鲜 ,鲜香软糯,汁稠色亮。想想,口水都流出来咯!

苗家鸡稀饭

保佑60分不挂科(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