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文化产业

家乡区县: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借历史底蕴做强文化产业

内蒙古新闻网-旅游频道  12-06-28 03:54 【打印本页】 【字体:小 中 大】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在呼和浩特西南部,有一个名叫玉泉的区域,其名称由“御马刨泉”的美丽传说得来。作为首府青城的发祥地,430多年的建城历史让它有“旧城”之称。就在这2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4.4万蒙、汉、回、满、藏等多民族人口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庙宇林立、比似佛国”,“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壮观景色让青城有了“召庙浩特”的别称。

  悠久历史创造出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人文特色的灿烂文化,民族交融,商贸繁荣进一步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互融共生。2011年,玉泉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8.4亿元,文化产业在三次产业比例逐年提高,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中占到5%。全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玉泉区用领首抢先的壮志豪情,书写着“历史文化名城”的锦绣前景。

  借悠悠古韵 强商贸之区

  文化在“键盘”上跳跃,玉泉在旋律中“舞蹈”。

  借助文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玉泉区区委、政府依托丰富的古迹名胜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化发展上整合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蒙元文化、召庙文化、旅蒙商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城市建设、景观建设、景区建设,突出鲜明的民族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整体推进商贸、旅游、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促旅游、旅游增人气、人气促消费、消费聚财气的循环产业链,在满足市场经济下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了文化产业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清代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与俄罗斯通商贸易的“商旅重镇”一路走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遍布全区的名胜古迹成为青城四百余年文明史的见证。民族交融促进文化交融,使中原文化、敕勒川文化、匈奴文化、草原文化、晋商文化、宗教文化、藏文化等相互并存渗透。

昭君博物院

  历史的沧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得明清建筑、召庙青冢、商贾字号,鳞次栉比,更显古朴秀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各式召庙,不仅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更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物宝库。

  时光流逝,岁月剥蚀中让玉泉逐渐失去了往日“商贸重镇”的辉煌——危旧平房密集、街巷泥泞狭小、残垣断壁、危房林立,旅游景点被包围,餐馆与商铺交织,脏水四溢,油污满地,人流车流混杂,大召红墙成了露天厕所,玉泉井成了杂物仓……

  面对历史“欠账”留下的落后环境,玉泉区在加速改造旧城区的同时,将历史文化名区改造,全面融入到名胜古迹的保护开发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弘扬中,打造特色景观,提升城区品位,努力构建民族文化、召庙文化、蒙元文化、旅蒙晋商文化为一体的“民族历史文化特色景观区”。

  随着2006年总投资近20亿元、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大召区块改造的顺利实施,打通了旅游通道,扩大了旅游规模。五塔寺广场、东西五十家街和大东街等几条景观街及已改造的88条小街巷和仿古街道的相继建设,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初显历史文化特色区雏形,形成首府西南地区一道特色鲜明风格浓郁的亮丽风景。

  如今,经过恢复修缮整合的大召区块,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景区——

  大召前街是以中华古建筑为风格特征的商业文化街。整条街在设计上既保持了原有古建筑风格,也融入了适合现代商业功能需求的设计。该街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是首府乃至自治区将中国古建筑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的商业街典范。

  ——九久街茶文化产业区——大召文化产业园核心区之一,2006年着手规划建设,是旧城改造项目“康熙御道”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大召广场南侧,占地3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23500平方米,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承古创新,九久街主体为六栋二、三层的仿明清建筑,外观青砖碧瓦,雕梁画栋,与大召的金顶红墙,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蒙元文化特色景观街,即玉泉区大南大北街。此街北起旧城北门,南至南茶坊路口,东西与席力图召、大召相邻,全长1.8公里,是纵贯首府呼和浩特南北的交通要道。其建设以蒙古族文化风格为主题,将蒙古民族的图腾崇拜、民俗民风、衣帽服饰、住行牧猎等要素全部融入建筑当中,强调蒙古族文化的民族性、历史性和现代感,体现文化融合、民族团结的主题。

  ——阿拉坦汗广场总建筑面积为33000平方米,位于大召与塞上老街交汇处。集休闲、购物、老字号餐饮、演艺娱乐为一体的时尚主体商业中心。广场由九栋围合式商业楼组成,中心广场面积为20000平方米,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题形象,加上各种精髓的玉石工器、手工绘制的各种图腾图像,雕梁花柱的飞天、盘龙具有皇宫一样的气派。

  ——“塞上老街”虽历经百年变迁,古韵犹存,是呼市唯一保存完好的传统商业街。这条老街上78个店铺中有50多个经营古玩、字画、玉器、民族文化用品等,还有佛像博物馆、古铜镜博物馆、草原马具博物馆等。经过重新整合修缮,塞上老街保留了明清时期原有的建筑风格,角楼错落有致,廊檐风格迥异,有的还保留了近代欧式风格。店内青铜、古瓷、奇石、古画琳琅满目。那些毡画、车轿、鞍桥、衣冠、配饰,俨然是一部部蒙汉文化交融的史书,成为定格玉泉历史的实物见证。 

周丽媛(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