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自治州历史文化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现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8个县,
自然地理: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 湘西州境域,南北长约240公里,东西宽约170公里,土地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
气候特点:
一、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二、降水充沛,光热总量偏少 三、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等。水能资源蕴藏量为l 68万千瓦,可开发108万千瓦,现仅开发1 8万千瓦。
生物资源:保存有世界闻名孑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鹅掌揪、香果树等;药用植物985种,其中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19种属国家保护名贵药材;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一类保护珍稀动物有云豹、金钱豹、白鹤、白颈长尾雉4种,二类保护有猕猴、水獭、大鲵等26种,三类保护有华南免、红嘴相思乌。
矿产资源: 在州域已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铅锌、汞、锰、磷、铝、煤、紫砂陶土、含钾页岩等,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量3106,57万吨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
旅游资源 : 湘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奇秀,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大统,著名风景区有凤凰古城、中国南方长城、里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镇)、吉首德夯苗族风情、栖凤湖、龙山火岩溶洞、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以及里耶秦简、永顺县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午间的溪州铜柱、土家族千年古都老司城、凤凰县明代古建筑黄丝桥城堡,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故居等。
人口民族 :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土家族占总人口的41.5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17%;苗族,占总人口的33.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75%;湘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分布在永顺、龙山、保靖、吉首、古丈等县市。苗族,自称“果雄”,主要分布在花垣、凤凰、吉首、泸溪、古丈、保靖等县市。
风土人情:
土家住房多依山建筑,一般是长方形,三间,中为堂屋。房屋建筑材料,有的以木架屋,房顶盖瓦;有的编竹为墙,茅草为顶。
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酸菜和辣椒。
服饰: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婚俗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哭的时间长,在离开娘家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哭嫁,《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有一人独哭,有母亲、姐妹同哭。丧葬:行土葬。节日有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
艰难的自然生存条件,历代的封建王朝压迫,从来没有熄灭过湘西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尽管他们偏居一隅,但致力改造现状,从不守旧思想,闭塞观念;尽管他们势单力薄,但一旦国家有难,从不吝啬鲜血和生命。明嘉靖年间,土司彭翼南率六千土兵赴沿海平倭,立下“东南第一战功”,名垂青史;苗族将领杨岳斌三定台湾,战功赫赫;国门虎将罗荣光死守大沽口炮台,以身殉国;郑国鸿、张德胜等一大批湘西籍爱国将领,为抵御外国列强瓜分中国而英勇献身。“八·一”南昌起义的壮士行列中,有湘西人矫健的身影;湘鄂川黔红色根据地的创建中,有湘西上万英雄儿女参加红军;上甘岭抗美援朝的激战中,有湘西无数烈士在冲锋陷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