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
黄石市下辖四区、一县级市、一县、一国家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429318人(2010年)。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黄石市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较好,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黄石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拥有湖北地市首家保税区—黄石(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1] 黄石是矿冶文明古都、山水宜居新城、国乒基地、纺织服装新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石市国土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4度31分至115度30分,北纬29度30分至30度15分之间。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鄂城区,西靠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地形地势
黄石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延绵于湘江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阳新境内有大小山峰411座。进入大冶,分为大同山(又称南山)、天台山、龙角山、云台山、茗山、黄荆山等去脉。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7.7米(吴淞高度,下同),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拨840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
气候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黄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黄石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水文
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与黄石接址的鄂州市杨叶乡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由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及若干干流、支流和258个大小湖泊组成本地区水系。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流入长江 ,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河段长81公里,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流域面积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流域面积570平方公里。市境内河港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大小河港有408条,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条,总河长1732公里。湖泊258处,主要湖泊有11处,即: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舒婆湖、宝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总承雨面积2469.76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64种,黑色金属有铁、锰,有色金属有铜、钨、钼、锌、铅、钴,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铊、铟、硒、碲等;非金属矿有磷、硫、含钾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润土、石膏、硅灰石等39种;燃料矿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具有品种全、矿产配套程度高,主要矿产相对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选,共(伴)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主要矿产的储量公布十分集中,全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多处。铜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91.8%,共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重要的供矿基地。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水泥用石灰岩矿床规模大、质量好、矿层厚度大,宜于露天开采,为发展水泥等建材行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铁矿石保有储量虽只占全省储量的23.7%,但产量居全省第二,襄阳第一,共有大、中型铁矿床6处,是武汉钢铁铁矿石原料重要产地。
植物资源
黄石地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而地带性植被类型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实际上亚热带针叶林占一定优势。此外,还有亚热带竹林、灌丛、荒山草地及人为栽种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园绿化带)。
黄石植被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动物资源
黄石地区的长乐山三叠系地层中有鱼化石,金山店等地石灰岩一、二叠系地层中普遍有腕、珊瑚化石,石龙头地区有豪猪、大熊猫、野猪、中同鬣狗、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牛、斑鹿等化帮石,表明在两亿年前黄石地区有软体动物活动,在四五十万年前有脊椎动物活动。由于沧桑变迁,有些古代动物不复存在,但豪猪、野猪、虎、豹、狼等动物继续生存。
水利资源
黄石市襟江带湖,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水库266座,总库容25.05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207座。全市水资源总量42.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05亿平方米。
人口
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429318人。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683236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4人减少了0.46人。
人口结构
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259260人,占总人口的51.84%;女性为1170058人,占总人口的48.1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57下降为107.62。
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22413人,占总人口的17.39%;15-64岁的人口为1817352人,占总人口的74.8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9553人,占总人口的7.8%。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6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0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56个百分点。[
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 430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1506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602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927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同口径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 54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84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775人。
经济
综述
2014年,黄石市完成生产总值1207亿元,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149.5亿元,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7亿元,增长13.3%;外贸出口14.47亿美元,增长2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38亿元,增长14.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12%;城镇登记失业率2.26%。
第一产业
黄石农业耕地面积180.63万亩,人均0.69亩;林地面积254.70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麻类、糖类、果类,如苎麻、棉花、甘蔗、柑橘、桃、李、杏等。蔬菜主要品种有油菜、菠菜、大白菜、四季豆、黄瓜、南瓜、莲藕。畜牧业以生猪、鸡、鸭为主。水果主要品种有柑橘、桃子、梨子、李子、柿子等。渔业以养殖、捕捞为主,休闲渔业为辅,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467.13平方千米。
名优特农产品有阳新的苎麻、吴茱萸、杏鲍菇、山茶油、湖蒿、金银花、柑桔、枇杷、金竹云峰茶、紫甘薯、网湖瘤丽蚌、阳新屯鸟、春鱼,大冶的红心薯、黄金湖淡水鱼、大董杂果、保安水芹菜、沼山狗血桃、金山店向阳李、绿壳鸡蛋、保安湖王蟹、黄金湖嘎子窖鱼、宝峰优质大米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富川牌山茶油、香麻油、长丰园牌富春香米、丰园红米、春潮牌湖蒿、杏鲍菇、金柯辣椒、灵溪豆豉、九味牌老家牛肉、楚仙鱼面、中国劲酒等。
第二产业
黄石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市已形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其中,有11家企业入围湖北百强,数量稳居湖北前三。同时,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华新水泥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黄石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大冶经济开发区、阳新工业园、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工业园、下陆长乐山工业园、大冶灵成工业园等7个省级工业园区。
黄石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华新水泥、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美岛服装、大冶特钢、中国劲酒、东贝集团、湖北新冶钢、三环锻压、大冶钢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中铝华中铜业、武钢大冶铁矿、金山店铁矿、灵乡铁矿、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三丰智能、邦柯科技、陈贵矿业、湖北三鑫金铜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第三产业
2011年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达353.24亿元,比上年增加17.72%。主要产品有纺织服装、冶金、机电、化工、鞋类、医药保健、轻工食品及其他等8类500多个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方式划分,一般贸易出口7.8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2.5亿美元。
2014年,武商购物中心、摩尔城等项目建成开业,万达广场等项目顺利推进,苏宁易购等知名品牌签约落户,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平台建成运营,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