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回味的香河美食

家乡区县: 廊坊市香河县

香河肉饼

香河肉饼早已成为香河县的一块金子招牌。其溯源可追到1000多年前的突厥饼。因突厥乃游牧民族,牛羊肉很充分而面食极少。在招待客人时,特制作成薄皮的肉陷饼,以示热情。其味道也远盛于平日简单的烤、煮等吃法。

由来:香河肉饼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其前身却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饼。据说当时游走于我国北方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突厥族,因为牛羊肉非常充足,面食稀少,所以来客人了,请他们吃面食,就是一种相当高的优待。

因此,在平时招待客人时,主人都会专门做成皮儿特别薄的肉馅饼,以表示自己的热情好客。后来,这种制饼的方法流传到了同样是古代少数民族聚居的回鹘及回回地区。

在明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就有大批回族人被迁移到北京东部河北香河一带。在移民香河的回族中,有个姓哈的人家搬过来不久,就开了家小饭店,并且取名“哈家店”。随之而来的自然还有他祖传的制饼技术。

后来,经过上百年的传承、研究、改进,哈老板及其子孙创造出了风味独特的香河肉饼。

但是,这香河肉饼能够迅速传遍全国,不仅与“哈家店”老板的技术有关,更重要的是还有曾经吃过并且不吝溢美之词的乾隆皇帝的推动。

因为哈老板把肉饼的形状味道发展到最佳状态,并且有人称其制作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所以引得喜欢微服私访的乾隆也赶来了。

1770年的一天,闲来无事,乾隆带着刘罗锅到了香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该吃点什么来。

突然,在路边,他们看见了“哈家店”香河肉饼的牌子,于是顿时想起,来香河,能不尝尝他们的肉饼吗?于是,二人挪步进去,直接就要香河肉饼。

少顷,跑堂的就端来了肉饼。而刚咬一口香河肉饼,乾隆就呆了,原来人间竞有如此美味。刚吃完,乾隆就高兴地要把自己的墨宝留下来。

这首小诗是这样写的:“香河有奇饼,老妪技艺新,此店一餐毕,忘却天下珍。”

就这样,因为乾隆皇帝的称赞,本来就小有名气的香河肉饼更是载誉全国,名扬天下。又因为香河在北京的东面,所以许多北京人又管香河肉饼叫京东肉饼。

邢营臭豆腐

 

邢营臭豆腐,制作臭豆腐要以优质大豆、五香粉、盐等为原料。现将豆子做成豆腐,压成薄片,然后将薄片入笼屉蒸,再加面肥水(今用发酵粉),直到长出白丝。经过这第一次高温发酵后,将长白丝(菌)的薄片入罐灌汤,放一层豆腐片撒一层盐,这罐中的汤要放好各种香料,然后将这罐封好,放入炕洞进行二次发酵。经15-30天后便是成品。

堇色安年(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