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绣花鞋垫是湖北省黄冈市地道的汉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光武年间,兴于唐、盛于清。是鄂东地区源远流长的汉族民间工艺,集日用与审美于一体,为鄂东地区颇具地域代表性的汉族民间女工技艺。以绚丽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方面的实用价值享誉国内,为文艺界专家和学者所青睐,是汉族农耕文化智慧与艺术的结晶。
在封闭落后又传统的农村,对于婚嫁之事姑娘们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父母安排或是自家姑娘到了婚嫁年龄,看中姑娘的男子就会让媒婆上门说亲,在不被人注意的鞋垫上,姑娘们一针针一线线,按照自己的心愿,在鞋垫上绣一对鸳鸯或是喜鹊,以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意及与之相伴终老的决心,送给自己心仪的情郎,暗示自己愿意这辈子无论天涯海角,她都愿意伴其身旁。正是这种单纯美好的愿望,创作出一件件富有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的作品。
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在工艺技巧、构图风格和图案寓意的艺术风格诸方面,红安绣花鞋垫都具有长江中游地区绣花鞋垫的典型工艺特征和艺术特点。红安绣花鞋垫造型生动,装饰性强,花纹的图案,色彩搭配,大胆、变幻、夸张,表现出清新夺目的质朴美、浪漫美、明快美。反映天上人间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
这些出自农家少女之手的绣品,最初是作为定情的信物和出嫁的礼品,而后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场合和需要,成为寿诞、生子、婚嫁、升迁等喜庆场合馈赠的礼品。红安绣花鞋垫千百年来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被专家誉为无声的诗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