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城

家乡区县: 郑州荥阳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生来就是家乡土地的一粒沙尘,对这片已存千万年的沃土,自然有着不可割舍的感情!……我的家乡,荥阳。
从小在荥阳长大在荥阳生活了18年,上大学的时候,离开了这座小城,每每想到此,那些人,那座叫荥阳的城,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家里的人,家乡的情。
我的家乡是荥阳的一个小村镇,它位于高村乡西部。四周邻村:东北是荆寨,东南是张常村,南是王村镇柏朵,西是王村镇段坊,北是杜常村。村民委员会驻韩常村。有4个村民小组。耕地1470亩。325户,1168人。汉族。辖韩常村1个自然村。明为常村,属汜水县崇庆保(崇德保);清末属汜水县木楼仓,常村已分为韩常村、杜常村;1912年属东北区;1931年改为第二区;1940年属济读乡;以上叙述不含村东部,因东部属荥泽、河阴、广武县,村名韩寨。1948年10月荥、广、汜三县合并后,属成皋县第四区;1954年6月荥阳、成皋两县合并,属荥阳县第八区;1956年元月属司马中心乡;1957年5月属司马(基层)乡;1958年8月建常村大队,大队驻韩常村,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5月属高村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高村区司马公社;1963年4月属恢复的高村人民公社;1983年6月社改乡,属高村乡,为常村行政村;1989年改制为常村村民委员会;1991年常村村民委员会分出韩常村村民委员会。 韩常村 原为常村一部。曾误作韩村。高村乡人民政府西3.8公里,郑州邙山区古荥至王村柏油公路南侧。南、西分别邻王村镇柏朵和段坊。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原为常村。据韩姓家谱碑推算,明万历年间,韩姓迁居此地时,常姓已建村,村名“常村”。常姓久已灭绝,村南有常家坟。清末以韩姓住户多得名。1957年地图误标为“韩村”。面积0.898平方公里。325户,1168人。汉族。聚落呈长方形,东西向主街3条,长550米,南北向主街两条,长450米,街呈网状,面积10.6万平方米。村中有旧时广武、汜水两县界碑,以东属广武县,以西属汜水县。耕地1470亩。其中果园87亩,菜地174亩。产小麦、玉米、花生、蔬菜。村西果园产苹果。奶山羊养殖形成规模。有包装厂、商标彩印厂。有小学1所,卫生所1处。李村提灌站南干渠经村北。韩氏祠堂位村北。农历七月二十二日有古庙会。
1975年11月——1976年11月高村人民公社筑“南干渠”。全长5758米。西段起于王村公社房罗南,东延至韩常村西,长3525米,有渡槽2座、跌水桥6座、倒虹吸12座、斗门11座;东段接西段,止于后侯村西,长2233米,有渡槽3座、公路桥3座、倒虹吸5座、斗门6座。总投资75万元。

梁大佛爷(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