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二中建校于1956年,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地处乡镇,生源质量差,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历经风雨。1997襄阳市襄州区第二中学
年,年轻的陈华员被任命为襄州区二中校长。当时学校校舍破旧,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瓦房。学校招生困难,在校生仅有1000余人。陈华员提出了“管理出效益,实干创奇迹”的口号,短短几年时间,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高考过本科线人数由97年的105人,上升到1000余人,先后培养了6名区高考状元,连续多年为清华、北大输送新生,精彩地演绎出 “三类生源一流质量”的襄州二中现象
襄州二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在全区百万人民心目中熠熠生辉。特别是以党委书记、校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襄阳二中党委一班人廉政务实,改革创新,坚持从严治校,形成了“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使学校建设、教学质量等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一举成为鄂西北重点高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二中人遵循规律,探索出了具有二中特色的办学经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先后培养了余永庆、刘佳佳、司红杰、灿辉、周娟、郭定香六位全区高考状元,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输送了11名优秀学生,向国防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南开、中山、北师大、华师等国家重点名校输送优秀学生800余名,仅2004至2008年过本科线达5543人。我校在同类学校中名列第一,“三流的生源,一流的质量”是市教育局领导对我校中肯的评价。这些成绩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材施教的结果。社会各界对我校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普遍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发展中的二中规模空前,办学条件全面上档:正面主楼高八层的教学办公综合大楼,每个教室均有语音听力设备和彩电,是二中的标志性建筑,在襄樊市堪称一流。设备齐全的实验大楼、六幢教师宿舍楼、四幢学生公寓,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餐厅、开水房、澡堂、超市为学生生活提供了更齐全的设施。全市最大的现代化标准运动场,使学生学习之余得到充分锻炼。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襄阳二中的办学理念,“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襄阳二中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标准。学校每年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有3—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吸纳为中共预备党员。在襄阳二中,设置“校长信箱”,广泛采纳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每年两次“献爱心活动”捐助特困生,襄阳二中没有一个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学生。襄阳二中是成才的摇篮——这是历届毕业生共同的心声。
“襄樊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襄樊市高考先进学校”“襄樊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襄樊市群众最满意的学校”、“湖北省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是襄阳二中的光荣和骄傲,激励着襄阳二中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再铸辉煌!
2001年上省线680人,升学率全县第一,尤鹏禹考取清华大学,灿辉考取中国科技大学。2002年高考又创佳绩,上省线1168人,上线率为80%,仍居全区第一,司红杰同学夺取全区文科状元,考取清华大学,杨涛、陶丹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解放军军事院校等全国各地重点大学每年在我校都录取数百名优秀学生。与时俱进的襄州二中2003年高考再创辉煌:上省线1435人,上线率88.25%。其中过本科线746人,周娟、赵冬梅、刘红静同学分别以577分、575分、572分囊括全区文科前三名;李莉莎、关涛同学分别以615分、613分夺得全区理科第二名、第三名。关涛同学考取清华大学,龚书磊同学考取北京体育大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