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鱼肚是石首长吻鮠的腹中之鳔,除石首江段之外,其他水域的任何一条长吻鮠都没有鳔肥体大又嫩又白的笔架形鱼肚。其实也不怪:一是古往今来,长江九曲十八弯,一个急弯直抵石首笔架山;二是今来古往,石首笔架山临江而立,阻击北来江水东流去,留下急旋回流在此处,自然成为长吻鮠回流捕食的天堂,自然造就“回流长吻鮠”与众不同的笔架形鱼肚,好似石首笔架山的水中倒影,于是有了人的好奇与联想。按照传统的易经文化,古人自然想到,山属阳,水属阴,山有笔架形,鱼有笔架肚,此乃山水阴阳之合,彰显石首人杰地灵,于是有了笔架鱼肚的称呼。这就是,笔架鱼肚为石首特产,名扬古今的由来。
2010年11月3日,中国烹饪协会常务理事、著名烹饪大师卢永良一行到 湖北石首市考察,现场鉴定石首特产笔架鱼肚,称长江明珠牌笔架鱼肚为正宗优质产品。其价以克而论,目前每克2元左右,称其“金肚”也当之无愧。早在宋代即被 列为朝中贡品,从明朝开始岁岁进贡,新中国建立后仍为国宴佳肴。笔架鱼肚之所以名贵如金,一是品质为鱼肚极品;二是产量极为有限。笔架鱼肚是长江石首江段肉食性淡水鱼长吻鮠的腹中之鳔。此鳔非常独特,首先是,看上去形如笔架、色似白玉,拿起来细嫩如脂、又重又滑,吃起来松软香甜、入口即化,易于吸收;测其物,富含高级胶原蛋白 、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含胆固醇,均非其他鱼肚可比。再说产量吧,笔架鱼肚虽是长吻鮠的腹中之鳔,但是除了长江的石首江段外,其他水域的长吻鮠却无鳔肥体大又嫩又白的笔架形鱼肚。产地的唯一性决定了产量的极其有限性,就算我们竭泽而渔,也满足不了世人品尝笔架鱼肚的好奇心,所以只能像黄金那样以克论价了。
相传石首县绣林镇上的东岳、南岳两山之间有一村庄。住着一位青年名叫毕甲。父母早故,家境贫寒,以芦当笔,河沙为纸,月亮为灯,读书练字,苦练成才,人人都很喜欢他。离毕甲不远的东岳山下住着一位慧姑娘,心灵手巧,长的十分漂亮,爱慕毕甲,帮毕甲削笔、取沙、作伴,人们都夸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天慧姑娘到江边取沙,挖到一个光灿灿、亮晃晃的笔架,送给毕甲搁笔。这东西 非同一般,夜里发光,毕甲从此不在月下读书写字。这奇事传到黑心地主赖三那里,他垂涟三尺,想出一条毒计,叫毕甲赶上几十头牛到南岳山密草深处放牧。赖三尾随而去,偷偷把一头牛拉走。毕甲晚上回来,少了一头牛,到处找不到。赖三硬说是宝牛不见了,非要毕甲用宝笔架做抵。宝贝是慧姑娘所送,毕甲死也不肯。赖三带人来抢,毕甲抱着宝笔架翻窗而逃,跑到东岳山下,滚滚长江挡道不能再跑。眼看赖三赶来,为了使宝贝不落入赖三之手,毕甲将宝贝甩到江中。赖三见状恼羞成怒,将毕甲活活打死在江边。慧姑娘赶来放声大哭,哭到晚上,江中金光四射,宝笔架竟然神奇地出现了。这消息又给赖三知道了,急忙赶来乘船下江,准备捞宝。慧姑娘急忙跳入江中,抓住宝笔架。 说来也怪,慧姑娘变成一条鱼,张口吞下笔架。这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山崩地裂。第二天,风停雷止,平地长出一座山,形如笔架,联结东岳、南岳两山,人们称为[笔架山]。长江也从此多了一种鱼。此鱼与众不同,鱼肚形同笔架,人们称为笔架鱼肚。此鱼往上只游五十里,往下只游五十里,看不见笔架就回头,永远不离开笔架山。从此人们都说这鱼是慧姑娘变的,腹中鱼肚是宝笔架变的,那天电闪雷鸣,毕甲变成笔架山把赖山一伙压在山底下,慧姑娘舍不得毕甲哥哥,变鱼也不离开笔架山。
作为特色菜的笔架鱼肚自然也有特别的制作方法,下面就和大家说说笔架鱼肚的制作方法吧。首先清炖老母鸡(或五色鱼)30分钟;将鱼肚放入冷水并加一小勺食用碱(厂家已配送)浸泡5分钟后,合并双手反复夹洗鱼肚数十遍,再用清水漂洗后加白醋浸泡五分钟又用清水漂洗数次;捞出水洗鱼肚,挤干水份切片装盘待用;在净锅内放入鸡汤(或五色鱼汤)1200克-1500克,烧开后适量捞出油脂,再投放鱼肚切片、调料即可食用。据石首市长江明珠绿色食品公司权威专家介绍,干制笔架鱼肚是植物油炸品,烹饪过程的最大技巧是如何"去脂还原",推荐的办法有三点:一是冷水加碱清洗;二是合并双手反复夹洗鱼肚数十遍,既不破坏鱼肚形状又强化去脂作用;三是加醋中和碱性并用冷水清洗数次。但要切忌"热水去脂",否则会把鱼肚洗成糊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