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矿城石拐之第二篇

家乡区县: 包头市石拐区

石拐境内煤炭工业和生活遗址遗迹十分丰富,涵盖清末、民国、日伪、新中国、文革时期、“一五”期间、上世纪70、80、90年代近百年的历史,苏俄时期建筑遗址遗迹保存完整,其中主要建筑如下。

  石拐区原河滩沟煤矿大全景(80年代)。民国初年漠南有限公司的窑口召沟矿,日伪时期桥梁(洋桥),20世纪50年代的煤炭转运站,60年代井架、铁路、煤炭转运站、火车站,旧石拐机械厂、运输队。

  具体设施:日伪时期商埠、邮局旧址,50、60年代矿工俱乐部、银行、食堂、医院、照相馆、理发店、澡堂、学校、粮站、办公楼等,旧石拐德厚义商号旧址,工人村土建处大院;民居:大发街道办事处、五当沟街道办事处民房保存完整。

  战争遗址:炮楼、碉堡、日伪护矿队旧址、日伪医院、旧石拐小学贺龙指挥部、旧石拐原日伪宪兵队旧址。

      矿山文化区片划分,包括大发街道办事处(原包头矿业公司长汉沟矿)。距离石拐旧区东北6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1.28万人口。1951年石拐沟矿区人民政府在大发街道办事处设立,1957年由大发街道办事处搬迁至旧石拐,鼎盛时期人口4万。目前,辖区内人基本搬迁完毕,部分民居、历史文化遗址保存完整,包括:原包头矿务局中学矿三中、大发小学、邮电所、商铺等。日本人在长汉沟矿进行过掠夺性煤炭开采,留下了带有特殊符号的铁路、洋桥、洋行、日伪碉堡等设施,还有文革期间的历史痕迹、最早石拐区委办公场所。现在保存良好。

王王王木木(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