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响堂寺该寺位于峰峰矿区境内的太行山余脉上,
依山腰之势雕
刻而成。史书记载该寺始建于北齐,至今已有
1500
年历史。响堂晚
钟便为古磁州八景之一,听闻此寺声名远播,自古以来便是晋、冀、
鲁、豫四地的著名古刹,香火鼎盛,缭绕至今。
再次游览,
不禁心生感慨。
远远看见响堂寺的宏伟建筑就在鼓山
的半山腰上。
往前望望,
响堂寺还远在高高的悬崖之上。
仰头看看位
于山脚的这座九层古塔,
保存尚好,
最上面两层也已塌陷,
堆集在顶
上,似掉非掉。旧旧的木门前插着此塔危险、慎勿近前的警示牌。
进入山门之后,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北侧的古砖舍利塔,
亦是宋青
砖塔。
与南响堂寺石窟的舍利塔相比,
此塔保存的还要差些,
可能是
处在山上,
风雨剥蚀较为厉害之故,
从进山门的方向看,
塔身还完整
些,而塔顶最上面的部分好像坍塌的厉害,转过来从山上向下看时,
仅能看到部分稍见完整的塔尖。塔的结构与南响堂寺的基本一样。
沿着九百多级的石阶埋入逶迤而上的人流中,
直奔山腰古寺。
来
到古寺近地,
径边石壁上都凿有四四方方的小洞,
内或雕有小小的神
像。信民们便由此开始上香膜拜。
主洞的佛造像,
虽然头部丢失了,
但是仍可感到整体的恢宏和华
美。
独具特色的背光设计和四壁的雕花,
都在告诉我们,
它经历的种
种
......
而那被无数的手摩挲过的部分所透出的,不仅是深厚的光
润,
还有内心的寄托和祈求。
四壁的纹饰,
由于不仅需要创作者本人
的技艺高超,审美独特,还饱含了对佛祖的尊仰,在今天看来,仍然
感觉美丽、深沉,不可模仿。顶部洞窗射下的光线,犹如撒入内心的
光明,提醒我们,正是岁月的沧桑,时间的痕迹,赋予了景也好,物
也好,情也好,最最感人的部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