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景点-十贤祠

家乡区县: 湛江市雷州市

十贤祠位于广东湛江市雷州市雷城镇雷州西湖公园内,纪念被贬谪雷州或贬琼过雷,被雷州人民誉为“十贤”的名宦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赵鼎、李邕、王岩叟、胡铨、任伯雨等。

十贤祠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城镇雷州西湖公园内。宋咸淳十年创建。宋朝自乾兴至绍兴150年间,有丞相寇准、学士苏轼、侍郎苏辙、正字秦观、枢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纲、赵鼎以及参政李光、编修胡铨等十位名相贤臣先后谪居或路过雷州。他们体恤民情,倡办教育,对传播中原文化,促进雷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受人民的爱戴。
南宋知雷州军事虞应龙为示“敬贤如师”、“疾恶如仇”,乃建“十贤祠”。名相文天祥与虞应龙友善,应虞应龙之请,作《雷州十贤堂记》,以志其事。清嘉庆九年(1804)元月,按察使秦瀛来访,目睹古祠残破,而委知府宗圣垣重修,并请学使姚文田(浙江归安人,嘉庆四年状元)于书文天祥《雷州十贤堂记》碑刻嵌于壁上。大门楹联:“十里湖山千里月;贤人踪迹圣人心。”为清睿元书院山长海康李韶绎撰。清咸丰年间粤中知府钱塘陈坤题《十贤堂》诗云:“同是天涯谪宦人,十贤堂下倍伤神。斜阳何处无芳草,惜不逢时遇早春。”
十贤祠于1984年重修。祠堂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正厅通面宽9米,通进深8米,硬山顶,硬山搁檩式梁架。屋脊和垂脊皆灰塑龙风。前檐描绘壁画。正厅墙壁嵌有“十贤”线描阴刻大理石像。东厢纪“十贤”事迹,供人瞻仰。

据十贤祠内展品记载,寇准在雷州呆的时间较长,约有18个月,且在雷州辞世。他为人刚直足智、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他在雷州的职位虽然只是低级官员,但依然勤政爱民,“寇公祠”内几幅图画记载了他在雷州的业绩: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使乡民的子孙也能读书;讲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说;传授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中原文化,向当地人传授中州音,促进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据说寇准辞世后,寇夫人得朝廷恩准,扶灵柩回洛阳下殓。离去当天,雷州百姓倾城出动护送灵柩。灵车队伍到一渡口时,风雨大作,乡民怕水浸了灵柩,纷纷以手中所执竹杖插地护柩。次日,却见这些竹杖已生根发芽,蔚然成林,渡口遂称“寇竹渡”。 
被贬谪期间,苏轼曾两次在雷州逗留,一是被贬途中,一是赦归途中。他在雷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构,以及宝贵的墨迹。被誉为唐代岭南三大古刹之一的万宁寺的牌坊“万山第一”就是苏轼所题。在与乡人的接触中,苏公无意中成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当地的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除此之外,他的宽厚刚直的处世态度,更是影响了当地的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提升民众思想的作用。
李纲被贬路过雷州,寓居天宁寺,作诗20多首,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心;他的一身正气,更为当地人敬仰……“十贤”虽已作古,但他们留下的墨香正气却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之后更加浓郁,塑造了雷州人“疾恶如仇,敬贤如师”的品格。

@三半人(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