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力
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外贸出口330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30%、15%和44%;规模工业总产值58亿元,增加值18亿元,分别增长21%和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0元,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9%;全口径财政收入7.9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8亿元,分别增长17.5%和29.1%,其中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1.2%;各项存款余额107.7亿元,贷款余额41.6亿元,分别增长24%和23.3%。
农业
结合“三万”活动开展,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完成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整修改造当家塘5308口,河道综合整治、“五小”工程建设、低产田改造等工作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产量稳步提升,粮食、油料实现“九连增”;改造板栗低产林10万亩,中药材、甜柿、油茶、银杏等基地不断扩大;畜牧规模化养殖取得新突破,生猪、肉牛、山羊、家禽出栏量大幅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当年流转土地5万亩,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三里畈、匡河、骆驼坳、白莲河、大崎等地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呈现新亮点,瑞源休闲农业、燕儿谷生态农庄等一批示范项目扎实推进,罗田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9家,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50家。高度重视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被授予“中国野生兰花之乡”和首批“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三里畈錾字石村被授予“中国古柿树村”。白莲河抽水蓄能移民安置通过省级终验,白莲河小水电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扶贫连片开发试点等工作通过省市验收。
工业
推进经济开发区扩容提质,完善入区企业优惠政策及管理办法,新征用地1560亩, 新建厂房20余万㎡,新投产项目7个,清理退园项目2个,开发区规模、质效、贡献率大幅提升。深入推进企业“三创”,新增信用企业45家,新培育湖北名牌产品3个,新注册企业183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973户。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57家,白莲河抽水蓄能、宏源药业、天堂抽水蓄能、三维纺织等骨干企业税收大幅增长,宏源药业进入上市培育期。创新融资工作,第四届“五个一批”活动为198家中小企业融资28.96亿元,担保中心调剂资金3.6亿元,城投项目融资5亿元,荣获“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